P43一56页
我们的思维方式,无论正确与否,是我们的态度与行为的根本,归根到底,是我们的人际关系的根本。——史蒂芬.柯维
身体力行
并非所有的思维转换都是立即发生的。思维方式之所以强大,是因为这构成了我们观察世界的窗口。而思维转换的力量也正式定式改变必须的力量,无论这种改变是立即发生的,还是经过计划缓慢进行的。
与原则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作者通过船长经历的一次思维转换,让我们懂得不容动摇的自然法则:比如“公平”的原则;“诚信”与“正直”的原则;“服务”的原则;“潜能”原则。原则不同于实践。实践是特定的行为或活动,在某一情况下使用的实践未必能在另一种情况下适用。实践是个别的、具体的,而原则是深刻的、基本的和普遍的。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越符合这些原则或者自然法则,就越能正确而高效地生活,比起为改变态度和行为所做出的努力,正确的思维方式对于个人和人际关系效能的影响要大得多。
成长和改变的原则
承认自己的无知,往往是求知的第一步
与配偶、子女、朋友或同事相处一定要学会聆听,这需要情感力量的支撑,聆听需要耐心、坦诚和理解对方的愿望,属于品德的高级范畴。作为企业来说,尊重和遵循自然法则和成长历程,是高度互信的企业文化的基础。
只有真正经历过拥有,才会真正懂得分享。教育孩子应该要有充分的耐心让他们体会拥有的感觉,同时用足够的智慧告诉她们付出的价值,另外父母还要以身作则。
症结在于治标不治本
人们越是依赖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法,越是加剧了问题,潜在的隐患。解决问题的方式正是问题所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对个人魅力论的空洞承诺抱有幻想。他们需要的是实质性的东西,需要过程,而不仅仅是“阿司匹林”和“创可贴”。
新的思想水平
重大问题发生时,依我们当时的思想水平往往无法解决——爱因斯坦
由内而外的观点认为个人领域的成功必须先于公众领域的成功;只有先信守对自己的承诺,才能信守对他人的承诺。把个人魅力置于品德之上,妄图在自我完善之前完善人际关系都将徒劳无功。由内而外是一个持续的更新过程,以主宰人类成长和进步的自然法则为基础,是螺旋向上的,它让我们不断进步,直到实现独立自强和有效的互赖。
我们必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尽头,就是重回起点,并对起点有如初见般的了解——艾略特
书中列举商店经理抢话的镜头,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就在今天中午,我老公在指责我撤包装纸的时候,语气非常的不友好,其实当时他的出发点就是以为这件事情又是我做的,后来我因为这个问题跟他沟通的时候,我说我们平常说话真的要先听或者是先看看情况,然后再下结论才不至于伤害到不应该伤害的人。转换你的思维方式真的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