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分享我很喜欢的一本书——威廉•德雷谢维奇《优秀的绵羊》中的一些观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阅读原作。
作为一个喜欢王小波式思辨的人,我曾无数次思考,毕业四年我已把专业知识几乎忘光,那么我在大学四年到底收获了什么?读大学到底读什么?有趣的灵魂到底是什么?如何平衡各种情感?如何我这乱麻一样的理清思路?……
曾经的很多疑问,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瞬间有了答案。不知道你有没有体会过,如果一个问题思考太久,迟迟得不到答案,内心会产生一种压抑,虽然我们可以选择不理那些烦人的问题,自顾自地工作、吃饭、睡觉 , 但是它带来的内心的压抑却挥之不去,直到有一天,答案以某种方式出现,压抑瞬间不见,转变为内心深处的狂喜。对,这本书给了我这种狂喜的感觉。
以下为摘录内容,各章节之间有删减。
大学的使命就是把青少年转变为成人。大学的4年,也就是青少年向成年转变最黄金的4年,倘若仅仅是为了职业做准备,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那简直是荒谬至极。如果你在大学毕业之际与你入学初期并无区别,你的信念、价值观、愿望以及人生目标依旧如故,那么你全盘皆输,必须重新开始。“教育是当你忘记了所学的一切之后所存活下来的那一部分。”虽然这是一种通俗的定义,但提出此观点的哈佛大学前校长詹姆斯•B.柯南特的初衷是严肃的:我们在大学的大部分所学必然会慢慢淡忘,剩余的部分其实就是你自己。
在《教师》(Teacher)这本书里,马克•埃德蒙森这样描述一位在他17岁时,把他从痛苦挣扎的命运中拯救出来的人物。这位老师的教学方式与苏格拉底(即柏拉图的老师)的方式如出一辙:他倾听学生的意见,启发式地把问题映射回去,或者迫使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必须先承认自己的观点本质并为其辩护,在聚光灯之下以严谨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观点,从而每位学生都能够剖析自己的想法,以批判式逻辑来检查自己的思想,这样学生才开始培养出自己的理智。整个过程就是让学生在不熟悉、不舒适的环境中得到锻炼,通过不断提出疑问,而不是吸收老师的观点,学会独立思考。
为什么大学如此重要?不少人轻视大学,认为它是个象牙塔,是一个“非真实的无菌世界”,但是它的“非真实性”恰恰是它的独特优势,即所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大学给每位学子提供了一次真正思考的机会:远离社会,暂时摆脱来自家庭影响和职业规划的束缚,站在远处以纯净并批判的眼光审视整个世界。
简单来讲,学会思考就是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身边任何事物,不自以为是,不妄下结论。
大学所提供的另一个重要资源就是朝夕相处的同学。在课堂上,同学们对各种话题可以用严谨的态度相互质疑和辩论;在宿舍里,同学们以最放松的心情促膝相谈至深夜。前者是为了建立一种共识;后者是为了推翻共识。
大学并非是学会思考的唯一机会,它既不是第一个机会,也不是最后一个机会,但它绝对是最好的一次机会。我敢确定的是,如果你在大学毕业时还没学会真正的思考,那么在毕业之后成功概率就更低了。大学的意义是帮助我们生活得更警觉,更有责任感,更有自由度并更加完整。
在《高等教育》的一篇文章中,作者安德鲁·海克和克劳迪娅·德雷福斯阐述,大学的使命是成就一个更有意思的你。这个使命的前提是,你认为成为“有意思的人”对你最重要,而且你认识到你将是陪伴自己终其一生的唯一人选。
但是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并非由资历堆积而成的自我实现,比如说同时修4个专业,时任大学报社编辑,参加合唱团,创建非营利组织,并学会烹饪异国他乡的美食等等,这些都不能成就有意思的你,因为“意思”并不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也不是刻意去成就的。一个人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他大量阅读,习惯思考,放缓脚步,投入深度对话,并为自己创建了一个丰满的内心世界。
浪漫派诗人济慈形容我们的世界为“灵魂铸造之谷”,但这个“谷”并不是传统认知上的那种“苦海无边”,它并不是一个为了拯救我们到新的世界而必须磨炼灵魂的深渊。“灵魂”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永恒的、不变的、与罪恶和道德相关的概念。济慈所定义的“灵魂”指的是,在这个世界上的自己,一个由道德、理智、感知和情感所构成的完整的个体。之所以称此世界为“灵魂铸造之谷”,就是因为我们的经历本身就是建立完整个体的坩埚。
虽然济慈认为这个世界依旧充满悲痛,但是他提醒我们,“难道你不觉得世界上的痛楚和困难对培养人的理智并铸就灵魂是必要的吗?”在存在悲痛的同时,这个世界又充满着欢乐、爱心以及其他情感。我们内心必须能够感受这些情感,并同时用1000种方法来磨炼自己。当我们的内心有所感触,在情感的基础上反思,我们就获得了智慧。与生俱来的思维,只有在经历了反思、内视并建立起思想和内心的交流及理想与现实的桥梁,我们才成为一个独特的、具有灵魂的个体。这就是如何建立自我的重要步骤。
探讨“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可能过于抽象,脱离实际生活,但是当我们尝试改变方式提问,“我的生命意义是什么”,我们很快发现,事实上“自我了解”是一件最实用的工具,它帮助我们找到自我的价值所在并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有谁希望人到中年,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必须要赤裸裸地去面对诸多如此尖锐的问题。呜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