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丁元英答应芮小丹帮助王庙村扶贫,以作为送给芮小丹的礼物,也就是以此来验证丁元英所说的文化属性后,丁元英为此专门去了五台山拜佛,并带上好友韩楚风,韩楚风按照要求带了20万,并额外带了10万。
为什么要带这么多钱去寺庙呢?无它,以作为敲门砖试金石,以5五为起点,若有寺庙住持收下,则改换寺庙,如果运气不好,6次就用没了,韩楚风多带10万就是这个意思,增加2次机会,防患于未然。
他们俩很幸运,去到的第一家寺庙,三次请守门僧人送钱给到住持,主持都没有收下,这三次的金额分别是5万,10万,15万,守门僧人每次带给他二人的话都是“非也”,并按去的次数增加非也的次数。三次后,丁元英才拿出一封信给到守门僧人,而这封信件被住持看到后,邀请了二人见面。这份信件的内容也是足够狂气:
《悟》
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哪个前生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红尘不染性空。
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
如果你是住持,大抵看了这首狂妄诗句也不免有些愠怒,于是直接问丁元英道,什么是真经?修行不取真经又修什么呢?
这一段开始,论佛论经以为是全文最为精彩的部分,丁元英与主持来来往往问与答。
丁元英道,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碦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
不落恶果者有信无证,住因住果、住念住心,如是生灭。不昧因果者无住而住,无欲无不欲,无戒无不戒,如是涅碦。
这一段丁元英对真经的描述相当认同,真经可悟不可求,这是肯定的。但是我又以为正因为有了求这个过程,才会为悟去做准备,毕竟谁也不是一步而来,而一步而来就悟得真经的,我以为也会根基不牢,容易涣散。
对于“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这段,大意是不必被表象所迷惑,而需要更关注内心,以为外在的不是关键处,内省处才是值得所做。
而不昧因果的人,则不在意幻生幻灭,不在意那些虚妄缥缈之物,超脱于一切。
智玄大师之后又道,不为成佛,那什么是佛教呢?
丁元英说:“佛乃觉性,非人,人人都有觉性不等于觉性就是人。人相可坏,觉性无生无灭,即觉即显,即障即尘蔽,无障不显,了障涅碦。觉行圆满之佛乃佛教人相之佛,圆满即止,即非无量。
若佛有量,即非阿弥陀佛。佛法无量即觉行无量,无圆无不圆,无满无不满,亦无是名究竟圆满。晚辈个人以为,佛教以次第而分,从精深处说是得道天成的道法,道法如来不可思议,即非文化。
从浅义处说是导人向善的教义,善恶本有人相、我相、众生相,即是文化。从众生处说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虽不灭败坏下流,却无碍抚慰灵魂的慈悲。”
这里丁元英讲了一大堆,看着有些绕口,大意就是佛不可求,若佛可求,那么可求的就不是佛。而佛教分了次第高下,虽然对众生而言有制约作用,有抚慰众生灵魂的作用,但终究落了下乘。
这段话引起住持对丁元英的评价,如下
智玄大师说:“以施主之文笔言辞断不是佛门中人,施主参意不拘经文,自悟能达到这种境界已属难能可贵。以贫僧看来,施主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
丁元英说:“承蒙大师开示,惭愧!惭愧!佛门讲一个‘缘’字,我与佛的缘站到门槛就算缘尽了,不进不出,亦邪亦正。与基督而言我进不得窄门,与佛而言我不可得道。我是几等的货色大师已从那首词里看得明白,装了斯文,露了痞性,满纸一个‘嗔’字。”
我个人有对对主持所说的赞同处,也有不赞成处。赞成的是住持对于丁元英不拘一格的自悟境界,不赞成的是“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为什么退则凡尘呢?好吧,现在明白了,赞成住持说的这段话,丁元英虽然开悟,但是这个人内心的纠结一直相伴,也就是说依然了有牵挂,虽已明了,但是扔逃不脱绳索的羁绊。
就写这些,如果一一注解,所写内容必然增加许许多多,我对这段对话很是喜欢,以为这段话如此长篇论述,体现了文字之美,论佛之深,但是又以为有些讨厌这样的文字,有拨弄人的视觉感观之嫌,看着精妙,听着精妙,而核心就是那几个字。可是又一想,如果只说几个字,又彰显不出作者之功底,彰显丁元英之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