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不止设计,还得营销。
传统企业为什么要进行互联网转型?
简单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即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型,80后、90后不断成为市场的消费主力军,而这一类人群天生接近互联网。同时,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信息更加对称,从而使人与信息的链接更加自由,催生了依托互联网运营的商业盈利模式。
传统企业互联网化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高效率与低成本的整合。比如天猫、淘宝、京东等平台把产品的销售环节搬到了网上,获得了用户的亲睐,其核心就是互联网的方法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再比如近几年火热的O2O模式,采用了从线上到线下、线下到线上的用户体验模式,不仅拉近了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营销成本,快速精准获取用户反馈数据,从而来改进和优化自身产品。精准投放,精准切入用户痛点。顾名思义,“互联网+”就是传统企业互联网化,一般我们可以从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生产模式、营销模式来进行传统企业互联网化。
商业模式互联网化:用互联网模式开辟新业务,整合内外资源用互联网的玩法重构整个商业价值链,针对现有业务进行内部赛马和自我革命或跨界颠覆。例如腾讯用微信攻击手机QQ,马云给淘宝无线下的命令就是干掉淘宝,顺丰用“线下网店”嘿客来颠覆物流业。
管理模式互联网化:用互联网思维武装全体人员,用互联网精神来改造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和产业的上下游价值链。“平等、开放、协作、分享”既是互联网精神,也是传统企业互联网化的思想基础,甚至可以说是衡量一个企业能否开始互联网化的重要指标。
产品模式互联网化:用互联网研发产品的模式来改进生产环节,尽快的将产品投向市场,让用户参与产品试验,并根据用户的反馈进行改进,将用户反馈囊括在纠错机制之中,形成内部创新的标准化体系,加快产品的更新周期,实现快速迭代。
营销模式互联网化:依托现已有的优质平台精准的发现用户需求,最大化的降低营销成本。不断提升消费者体验,来增强客户黏性,实现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融合。
判断“互联网+”企业的标准
首先,从用户层面判断企业是否为用户营造了一个协作、分享的良好氛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信息是否自由流通;企业对用户的产品或服务信息是否最大化或全部展示,便于用户做出最明智的选择;企业与用户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否自由通畅,以便通过用户的反馈和诉求来驱动产品和服务更新迭代。其次,从价值链层面判断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是否建立在“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商业生态平台上;也就是整合产业链的上下游是否为了消减产品到达用户的中间渠道环节,最大化的让利给用户,为用户提供更大价值是为了整合后最大化的获取垄断红利。再次,从员工层面判断企业是否要求企业员工具备应该具备的互联网思维,企业是否采用互联网化管理思维进行员工管理。
总之,在移动互联网浪潮最大的冲击就是倒逼传统商业回归人性,所以“平等、开放、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也就是“互联网+”企业的文化根基。所以,只有当我们明白了这些,才能顺势而行,搭上这一趟“互联网+”的顺风车。
微信公众号:gzchi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