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小动物背后的秘密

我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的电影演员,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不愿去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王纪琼

今天看到一个故事,之前曾经听过一个朋友问过这样的问题,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主人公凯凯他们家买过了很多的小动物,可是没有买几天,小动物就会莫名其妙的受伤,再后来小动物会死去。

一次妈妈下班回家,打开家门看见他们家的狗痛苦的嚎叫。妈妈走进儿子的房间看到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小狗身边的毛正燃烧着点点火星,身体不停的跳来跳去。可是脖子上链子拴在床上,让他动弹不得,而孩子手机拿着打火机,嘿嘿的笑着,一副得意的神情。

妈妈气坏了,大声的呵斥凯凯“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小狗,它是你的好朋友,”凯凯低头不语,在妈妈的逼问下,他承认家里养的小动物都是他整死的。爸爸知道了很生气,就动手打了孩子,孩子边哭边说“不就是一只小猫,一只小狗吗?你们竟然为了它打我,你们根本不爱我。”妈妈很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爸爸妈妈都是善良之人,养个孩子怎么会这么残忍?

为什么孩子会虐待小动物?父母常常会将问题归结到孩子身上,斥责他心狠手辣,甚至会狠狠的打孩子一顿以示教训。孩子的心单纯的像一张白纸,他本身并无特别强烈的爱憎和喜恶,他的很多行为都打上了家庭教育的烙印。

现在儿童虐待小动物的行为越来越普遍,那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的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的竞争愈加激烈,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造成孩子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概括的说,孩子的精神压力一般来自于四个方面,一、对新环境和新生活不适应;二、学习压力过大;三、家教过严造成心理紧张;四、是家庭亲子关系不好,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

儿童虐待小动物实际上一种心理障碍的行为表现,很大程度上是孩子在发泄心中的情绪、缓解紧张的精神压力。每个人都具有攻击和破坏的本能,当他遭遇心理压力和挫折遭遇的时候,潜意识的侵犯就会被激发,从而使言行出现攻击。如果不及时帮助或疏导,长大后会出现暴力倾向,对社会和他人冷漠,不顾社会道德和法律准则,做出危害社会的行为。

如何纠正孩子虐待小动物的“怪癖”,绝不能将此过程当作孩子“治病”,这样很容易让孩子走向自我封闭的极端。应该让孩子尽量接触同伴的伙伴,父母理解孩子,要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增加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

很多时候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都是亲子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没有关系就没有一切,所以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的根源。每日一省523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