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那些事

(二)吃鱼

大概是我五,六岁的时候,一天晚饭,母亲炖的是小杂鱼。那些年,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很少能吃上大鱼大肉,吃顿小杂鱼就很不错了。我父母都是从大连来本溪山城的,爱吃鱼,也很会做鱼,尽管是些很便宜的小杂鱼,但在母亲的烹调下,也格外鲜香。

也许是我贪吃,不小心一根鱼刺扎在了嗓子里,咽不下去,咳不出来,咬了几口苞面饼子也没把鱼刺“压”下去。看我难受的样子,父亲放下碗筷,领我就近到了本钢平山门诊,一阵“折腾”后,鱼刺仍在嗓子里,也许这根鱼刺太细微,医生也没太好的办法了。无奈,父亲又领我到离家较远的本钢北地门诊,同样没有见效。怎么办呢?父亲紧索眉头,决定领我到本钢总医院再看看。他见我越走越慢,执意背起我大步走向总院。

父亲的脊梁

已是晚上十点多钟了,风吹着路边的杨树叶子“哗哗”作响,昏暗的路灯下很少有行人来往。我伏在父亲的脊背上,明显地感到父亲在喘着粗气,心里不由得一阵阵愧疚。不知为什么,快到医院大门口时,我突然觉得嗓子顺畅了,连续呑咽几口口水也不觉得有障碍。“爸,鱼刺没有了,我嗓子好了!”我伏在父亲的耳边说。父亲放下我,深深地舒了一口气说:“那咱们回家吧。”沿着山城花园山的小路,父亲的大手牵着我的小手,在月光的映照下形成一长一短两个匆匆回家的身影。

从这件“吃鱼”的事开始,我家就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凡遇吃鱼,父母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小心鱼刺扎嗓子”,甚至先把鱼刺仔细挑出来,再把鱼肉送到幼小的弟弟、妹妹碗里。后来,我长大成家有了孩子,一旦吃鱼,“小心鱼刺扎嗓子”这句话,也成了我的“口头禅”。

时光过隙,如今父母都已过世,我也是七十有加的人了。但每每想起当年体弱多病的父亲,弓着腰背我就医的情景,我总是止不住泪水涟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听故事 童年,我家住在山城本溪市一栋三层红砖楼里。那时,家家户户都在楼门洞前存放煤和黄土,而且都特意用光溜的...
    雨来临之前阅读 1,469评论 1 9
  • 最近经常看到一句话:有些人用童年治愈一生,而有些人用一生来治愈童年。初听时,我只觉得有些淡淡的忧伤,没去多想。可是...
    暮色如你阅读 1,657评论 3 9
  • 午夜的钟声已敲响,还有两天的就是端午了。无端中,便会让人联想起母亲,粽叶飘香,妈妈的手艺,满满都是关于母亲的回忆。...
    大志商学院阅读 1,527评论 0 0
  • 上周街子天去赶集的时候,从菜市场的桥头经过,突然“嘭”的一声响,吓了我一跳,定睛一看,原来是在桥边的空地上,有一个...
    南雁51阅读 3,762评论 1 7
  • 上篇说了,小学一年级六一节那天,我懵懵懂懂地去了体校练球。等晚上回到家的时候,才知道是父亲帮我报的名。 我觉得这是...
    大志商学院阅读 1,35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