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兴匆匆买了本冯乘素的兰亭集序临摹本回家,研究了好些日子,想通过读贴去寻获兰亭的精妙,想来终究是日子有功,在老师的指导下,仿佛又多了一些感觉。
以前总觉得书写通篇帖子要公正,每一字落笔小心奕奕,运笔和收笔总是很想保持稳整,甚至还折了格子,以求行列齐平,然而这本不是兰亭的精髓,过于修饰的兰亭,便已经没有了势,气也失了。重复写了许多遍后,才渐渐感到了字的召唤,在字里行间散发着陌生的熟悉感。
从此我不再追求刻意的淋漓挥墨,看的眼花缭乱不如追求亲密接触,我偶尔会单字练习,偶尔会兴之所趣,节临篇章。如此我便感觉临摹其实有很多方向,有不同的感觉,若是迷失在其中,就会不由乱进迷宫。
在寻找兰亭的各种资料时,偶尔发现了不少古人今客对兰亭的各种题跋,也让兰亭顿时丰富无比,当初的疑惑,为何历史让一篇错字、改字、插字、字体不统的兰亭流传于世呢,这只是一幅字,不是画,先别说文章内容,光是看字如何体会笔者的感叹、憔悴、失落,又有着胸怀虚谷的洒脱。
年终,对兰亭的学习要告一段落了,组织方要筹办一期汇展,学习兰亭的同学们都要交功课,此间,我便又收获了很多学习的讯息,比如,章要怎么盖,应该准备怎么样的闲章,一幅完整的作品,并不是临摹原作就算了,还要如画画、写文章一样,要有布局,有主题,有层次,有前后呼应,还要形成全文的气,就连落款都各种讲究,若是没有这样,就如下图,终究只是一份作业,一份练习,而不是作品。
于是兰亭又开启了我对印章知识的启蒙之路,在不同临摹版本里,我们常常看到的各种印章,那可不是随便乱盖的,它们对于兰亭的整体格局起着点龙画睛的作用。
我相信王羲之并不是用后人的眼光,用精良的间距去书写的,应该是淋漓尽致后,通过章去修补他看到的遗漏和突兀之处,让通篇看起来更有想象和意念的张力,这两行疏离了,那几行又太亲密,如此这般,如何在错落弯曲中达到一个度的平衡,也是兰亭的绝妙之处,如此来看,这也是一幅画呢。
至于我的功课如何,嘻嘻,请大家来指点指点,其实问题还是很多的,比如布局,三篇分开临是不需要每篇落款的,偏偏自己写的时候就用完成一篇作品的概念去写,于是就酱样了,细来看,闲章也不够漂亮,还有本来要加上的题跋,也不够位置了,不过,好歹是第一次参展,以后会修正这些的,期待明年的努力吧,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