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然而实际上小孩如同一张白纸,黑与白都只是在其上的涂鸦而已,甚至有些残忍的行为,在小孩的眼里也只是有趣的游戏。小的时候我曾很好奇所谓的鼻涕虫是不是就是扔了自己的壳到处“裸奔”的蜗牛,于是特意捉了一只蜗牛,用镊子之类小心地剥掉它的的壳和鼻涕虫一起比较,于是就很惊讶地发现二者区别之大,事后那只被剥了壳的蜗牛似乎还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实际上,这些特别常见的鼻涕虫,即所谓的“蛞蝓”,的确和那些蜗牛是亲缘关系比较近的物种,都是腹足纲下的软体动物。绝大部分腹足纲物种都是有一个螺旋形的外壳,而内脏也随着这个壳发生了180度的扭转,排泄口和生殖器也都随之扭转到了颈部或头部,然而丢掉了壳的蛞蝓们则又发生了二次扭转,重新变成了正常的头在前肛门在后的体形。
在许多人眼中,蛞蝓都是一个样,的确,相比有各种各样壳的蜗牛和海螺来说,蛞蝓看上去是很单调甚至恶心的物种,然而实际上蛞蝓也有着出人意料的多样性。可以被称为蛞蝓的实际上归属于两大类,即柄眼目和皱足目,看上去都是没有壳软乎乎一长条在陆地上爬行,它们的亲缘关系却相当远。绝大多数蜗牛和蛞蝓都是柄眼目的,而皱足目的蛞蝓和一类生活在海边潮间带的软体动物“石磺”的亲缘关系较近。这些蛞蝓分属13个科,有超过500多个不同的物种。
虽然没有壳,蛞蝓却有非常强的生命力,有好几种蛞蝓很好地适应了城市里的环境。在上海,最常见的是嗜粘液蛞蝓科Philomycidae的双线嗜粘液蛞蝓Meghimatium bilineatum。这种蛞蝓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在没有伸长的情况下一般长到5厘米,上海产的这种蛞蝓表面只有很模糊的浅灰色的散纹,不过这种蛞蝓具有很多变化型,我在贵州采集到的个体就有如同奶牛一般鲜明对比的黑白花纹。
另外在一些环境比较好的公园和郊外,偶尔可以见到一些长达10厘米左右偏黄色并有深浅不一的斑点的大型蛞蝓,即蛞蝓科Limacidae的黄蛞蝓Limax flavus,此外还可以见到一些成年只有2厘米左右甚至更小的小家伙,即野蛞蝓科Agriolimacidae的野樱蛞蝓Deroceras leave。
以上提到的这些都是以植物为食的柄眼目蛞蝓,实际上蛞蝓中也有可怕的杀手,以各种蜗牛为食,即皱足目纳蛞蝓科Rathouisiidae的狮纳蛞蝓Rathouisia leonina。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它是如同狮子一般的猎手,我在同济校园里就采集到过这种,当时它正在大快朵颐一只灰尖巴蜗牛。相比起其他蛞蝓,这种猎食者动作也更快,当然,这只是在蜗牛意义上的快而已。
欢迎关注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