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清明节的临近,很多人的心情,可能是在伤感的同时又很期待,伤感是因为清明节是思亲追远缅怀先祖的节日,扫墓祭祀,都是在一种肃穆庄严的氛围中进行,追思已逝的亲人,更是令人伤感万分。
至于对清明节的期待,是因为迎来了过年之后的第一个小长假,趁着春日暖阳,可以带着家人踏青出游,享受春日的快乐。
其实早在唐代就已经有清明长假的制度,在唐代的时候,上巳节、寒食节还有清明节三个节日连在一起可以休假七日,当时的风俗活动也是以祭扫和出游还有宴饮为主,这样的习俗一直传到今天也几乎没有太多的变化,唯一改变的就是如今咱们主要过的是清明节,而上巳节和寒食节则逐渐被淡化了许多。
说到清明习俗,当然离不开扫墓“祭祀”这一传统,那么清明扫墓又有些什么习俗和禁忌呢?我们的古人有留下这样一句俗语——“上坟两不带,后人福气来”。
其实这句俗语完整的说法应该是“上坟两带两不带,后人福气来”,意思就是说清明扫墓上坟的时候有“两带两不带”的规矩,那咱们先来说两个要“带”的是什么。
清明节上坟,是缅怀先祖追思故人的传统祭扫方式,既然是祭拜活动,那当然就必须要带上“贡品”,总不能空着手去拜,老话说“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虽然是跪拜已经逝去的人,但礼数却一点都不能少,香烛纸钱还有各类贡品都要带上以示敬畏与虔诚,这是最基本的祭扫礼仪。
然后在祭拜时必须要带的第二项,就是要带上“后人”一同祭扫,就是要把子孙后代带给老祖宗来看一看,当然最重要的,其实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导晚辈传统孝道的美德,把中华民族这种孝道的精神,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这才是清明祭扫最重要的意义。
“上坟两不带,后人福气来”,这是古人留下的一句清明俗语,清明节扫墓祭祀,有哪两样东西不能带呢?第一样,是不带情绪。
古时候的葬礼基本上都是土葬,墓地一般会选在比较偏远的山野,特别是丘陵或者山区里的人,给老祖宗上一次坟可真是要翻山越岭,早上出发得到下午才能返回,人的心情原本就比较沉重,再加上如果遇到阴雨泥泞,有可能就会带上很大的负面情绪,甚至抱怨这样的天气还要出来祭扫。
带着抱怨的情绪,是清明上坟最大的忌讳,这就和在父母面前摆脸色是同样的道理,属于“不孝”的表现。
那么第二个不要带的,是不带“外人”,清明上坟,只能带上自家的人,因为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是去好玩,更不是去看热闹,如果和朋友约好要一起出游,那也要等到祭扫完毕以后,这是对先祖的尊重,也是对朋友的尊重。
清明扫墓,古人告诫“上坟两不带,后人福气来”的俗语就分享到这里,关于清明节的习俗禁忌,也欢迎大家留言说一说你们当地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