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这习惯是怎么来的?
我有两段游泳养成习惯的经历,第一次是2012年的12月到2013年的5月,后来因为自(jian)身(dan)不(lai)可(shuo)抗(jiu)因(shi)素(lan),中断了。
第二次就是2020年7月底开始一直到现在。这一次,我的贪婪战胜了我的懒惰。
事情要从2018年的8月份说起。从珠海来到深圳,我不出意料的又增加了吨位。所以想从自己稍微得心应手的运动入手,再说大体重不适合跑步,健身房对我来说很有可能就是办了卡不去,所以我开了一张南山文体中心的游泳次卡,550可以游15次,有效期一年。我当时是这样想的,每个礼拜去一次,这张卡在12月份就能用完,应该不会浪费。
可是我低估了我体内的湿气对我的影响,我只在2018年的8月游了两次,时间就快进到2019年的7月。我心里面想着这白花花的银子真不能浪费,于是我又交了550续了一年,这回卡里累计了约27次。然后2019年的下半年又不知不觉的过去了。然后就是2020年的疫情。
好不容易熬到武汉解封,全国各地逐渐恢复正常,我就又想起续了一年,里面还有27次的游泳卡,这不又到了要续的时候了。所幸南山文体中心把因为疫情期间暂停活动的时间给延了有效期到11月。这在我看来,就是某种高维存在给了我一个暗示让我一定不能再浪费这张卡了。于是我就开始给自己做计划:一共27次,每个礼拜两次,从7月底开始,应该正好可以在11月中旬左右都用完。
大目标设置好,就开始设计操作层面的东西。装备什么的就不细说,都是淘宝的。2019年底我已经搬到了靠近赤湾的月亮湾,所以早上去游泳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打定了主意下班去游。一周里面找两天不太忙的,下了班就往南山文体中心赶。然后给自己设定小目标,第一个月游500米,第二个月游600米,第三个月游800米,第四个月游1000米。就这样按着计划和目标来实行,我真的就在11月中的时候把积了两年的次数都用完了。
但是游泳这个念头好像在我脑里生根了,于是我又谋划着换个顺路的游泳馆。考查了深圳湾体育馆的游泳馆以后,我被深水池测试的条件给震慑了(要求3分钟内完成100米)。后来同事给我介绍了她家附近的健身游泳馆,二话不说我就约了销售去看游泳馆。他们的总监给了我一个很诱人的折扣,原价4888的两年卡,总监给掐了零头,只要4000。当晚我就签了。我心里是这么盘算的,即使按照每周两次,每月六次来算,这年费也是划算的,所以义无反顾的签了。
12月开始游的时候发现那附近竟然有到我家的公交车,于是,之前没有考虑的周末周日,也被我安排了游泳的日程。12月我游了11次,比原计划多了将近一倍。然后2021年的1月也游了12次。
2021年的春节是在2月份,游泳馆经过一年的辛勤运营,春节的时候闭馆休息10天。我一看感觉2月份可能会不达标,我就决定2月份剩下的时间每天都去游。总算2月份也游了12次。
过完年以后晚上游泳的熊孩子多了起来,受同事启发鼓舞,我开始早上去游泳。再加上2月底每天游泳给我的感觉太好了,我就开始了每天早上去游泳的操作,除去游泳馆闭馆维护设备扫除消杀以及不方便的日子,3月游了16次。
我慢慢的形成了早上游泳的作息:每天晚上睡觉前把游泳装备收拾好,第二天早上6点左右起来,冥想15分钟,然后蒸俩鸡蛋,洗漱,换衣服,吃早餐,出发去游泳馆。到达以后脱掉外衣带上装备,做了热身就开游。上班的日子不能游太久,30分钟就上来。然后洗澡,然后去上班。按这个作息,4月游了20次,5月是19次。6月到目前已经有17次,到月底的时候应该也有19次。
总结一下,一开始是设置了大目标,小计划。后面更多的是操作层面的设计把我的注意力从坚持这个念头解放了出来,我就一直在针对操作中发生的状况来想解决方案并实施,比方说下班游泳在下班前要吃点东西垫肚子,晚上游完泳有可能会激发食欲吃更多,比方说晚上游泳碰到熊孩子会影响游泳体验等等。最后慢慢演变出来早上去游泳这个作息安排,现在这已经变成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安排了。
这又验证了我的一个观点:当一件事情需要“坚持”的时候,你在告诉你的潜意识你得要花很大的意志力来克服,当你的意志力被消耗殆尽的时候,你或许就不再“坚持”了。
游泳给我带来了什么?
最惊喜的是之前下了班回到家吃过晚饭我就坐在桌前看视频或者刷手机,不愿意早点洗澡上床睡觉。我尝试设置让小爱同学在晚上9点半,10点还有10点半提醒我去洗澡,我都充耳不闻,照样搞到三更半夜才去洗澡刷牙睡觉。
但是自从早上游泳以来,我明显的感觉到洗澡时间提前了,大概10点半左右我就想该洗澡了。然后睡觉的时间也明显的提前了,在11点半左右。
另外一个我能感受到的好处是我的力气明显提升了。以前虽不至于虚弱无力,但总提不起劲,走路走快一点都会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现在虽然还是会大汗淋漓,但是明显地感觉到自己步履踏实,气息沉实绵长。
再有一个好处是,我对温度的感知更敏感了。往年夏天的时候,空调是整天整夜的开的,费钱耗电增加碳排放。今年的夏天,我只要开风扇就可以了,甚至最近还会在半夜被冷醒,我想是不是游泳把我的皮下脂肪削薄一些,让我不那么怕热了。
为什么可以一直做这个事情?
这大概是习惯的力量。
从一开始我就是奔着以养成习惯为目标来考虑的。 所以定了比较好实现的目标,比方说一周一到两次,每次就游500米。再加上一个大目标,就是把卡用掉,不要造成浪费。在去年7月到11月这段时间,我完成了短期和中期的目标,同时为长期目标打下了一个基础:就是把游泳变成我日常生活的一个常在事务。再到后来因为不同的场景我去游泳的频率变得越来越频繁,这使得事情往越来越正向的方向发展。一开始我并不是为了能够早日回本而频繁去游泳的,是因为有那么几次游泳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包场的快乐,促使我对游泳越来越花心思,从而加强了我的正面感受,而越来越频繁的游泳不仅让我在体能上有所提升,也让我在成就感方面加强了感受,所以形成正向的飞轮效应。于是我就每天都想去。(当然,也有那么几天不太想去的,但是,我已经不纠结了)
游泳,或者说每天做一些运动来保持活力已经成了我的一部分,不做我会觉得缺失了什么。让我感觉到游泳变成我的一部分是那么一次经历:有一次我的潜意识让我犹豫要不要去游,但是习惯的力量会促使我收拾行装出门,去到游泳馆发现他们在换水,然后我还是打定主意要去别的游泳馆游。原定全程要花2个小时的最后花了5个小时,但是我就是觉得如果没有游泳好像一整天都会不得劲。
现在看来,培养习惯这个目标比减肥对我的影响更长远。
我的心态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一开始还是有一种攀比的心态的。如果旁边有个人游得比较慢,我就会想着划快一点超过TA。如果旁边的人游的比较快,心里面就想着,我是要练气的,不跟这些人一般见识。
一开始还有一种任务意识,因为给自己定下了目标,第一个月(八月)500,第二个月(九月)600,第三个月(十月)800,第四个月(十一月)1000。所以游的时候是在数圈数。那时候还没买苹果手表,25米池数着数着就数岔了。后来买了游泳耳机,就变成数歌曲。接着又买了苹果手表,一方面是奖励自己,另外一方面也是要检测自己的数据,所以现在已经不数圈了。
不数圈的好处是,任务心态转换成享受心态。游泳的时间也变成了冥想的时间。
也不知道是享受心态还是冥想改变了我的攀比心态。一开始还计划着恢复游1500,甚至是2000。个人最高纪录停留在2021年6月初,75分钟游了2500米。然后我就颓了。那一天第一次感受到运动后的疲惫。后来我想通了,其实也不需要游这么长距离,现在每天固定1000米,30分钟以内完成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在这30分钟里面,我观察自己的呼吸,手和肘的动作,感受大腿蹬和夹的推动力,我竟然也能感受到每一次练习的效果。有时候因为工作繁忙我也会在游泳的时候过一下接下来一天的to-do list。当然其实最好的状态还是专注当下进行的活动是最理想的,当我注意到自己的思绪飘向工作事务的时候,我就通过呼吸把自己拉回来当下。
这每天30分钟,竟然成为了我的力量源泉,让我撑过了一整天工作的烦扰。
总结
怎么说呢,一直知道培养一个运动习惯是对自己最好的投资,之前就总会被各种各样的状况阻挠。说是阻挠还不是因为自己的执行意识没有被激活,潜下心来执行,好像习惯就养成了。
动起来的习惯目前是每天50分钟,下一步来看看吃的习惯怎么养(gai)成(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