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姐姐,所以理所当然要照顾好弟弟妹妹,哪怕在家里什么都没享受过。
电影《我的姐姐》让我潸然泪下。
影片围绕着张子枫饰演的姐姐安然在父母过世后,面对追求个人独立生活还是抚养弟弟安子恒的问题上展开了一段细腻感人的亲情故事,算是很尖锐又很能出感情的题材。
故事大胆,视角温柔,感情真挚而浓烈,画面,配乐无不充满美感与和谐,这个电影最大的特色是讲出了很多姐姐内心的真心话,是一部少见的女性独立意识崛起的影片。
朱媛媛演的姑妈是姐姐,张子枫演的的安然也是姐姐。
两个姐姐出生在不一样的年代,姑妈作为姐姐奉献跟牺牲似乎都像刻在骨子里的理所当然,她不仅对弟弟们好,还照顾瘫痪的老公,也力所能及的照顾弟弟的孩子们。
姑妈就这么牺牲了大半辈子,最后才意识到安然作为姐姐但是想要拥有自己的人生或许才是正确的选择,于是她理解并且支持安然做自己。
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我非常的能够理解并体会安然在接受亲戚道德绑架时候的情绪,我全程都在心里希望她能坚持自己的决定,去北京过自己的生活。
但是当她看到弟弟的时候,我又在心里希望她留下来照顾弟弟,因为她的陪伴或许会让弟弟成长为一个区别于自己父亲舅舅或者医院里要自己老婆生三胎不顾老婆生命的男人。
电影最后给了开放式的结局,安然说希望舅舅是自己的爸爸,或许是在暗示舅舅能够照顾好弟弟,安然可以考取研究生做好医生,再跟弟弟在一起吧。
演员的表演上面也真的是到了极致:
姑妈在咖啡店跟安然吵完架,服务员把咖啡端上来,她把咖啡倒进保温杯,顺势舔一下咖啡杯边上留存的咖啡。
安然在医院跟姑妈说姑妈你是个好人,但是不一定照顾好孩子,我小时候在你家一样被表哥当沙袋,被姑父看洗澡。姑妈边哭边锤昏迷的老公。
姑妈回到家,切开西瓜,用勺子将中间最甜的部分挖给安然,自己吃剩下的边边。
这些细节真的是自然流畅到让朱媛媛直接成为我女神了。
细节很到位,有一段是这样的安然在天台顶着爸爸生前的皮衣,是为了闻到爸爸的味道,这个独立的女孩心里还是想爸爸妈妈,想得到爸妈的宠爱,就像她所说的我这么努力,就是为了得到爸妈的承认。
这时候我想起了自己的闺女,虽然是妈妈全程带大,但是爸爸的爱依旧是她内心最大的渴望,每天爸爸推开家门,她就一声一声的喊爹,一直喊到他答应为止,爸爸对她好一点点,就会开心的不得了,亲热的不得了。所以影片太真实了。
闺女还说:幸亏我没给她生个弟弟,不然就会想安然一样,成为扶弟魔。但是其实内心深处她又羡慕别人有个亲弟弟,她也希望自己能够带着他一起玩。每个人都是矛盾的,就如安然对她的弟弟一样,影片让人感同身受。
最后一个镜头是安然抱着弟弟大哭,或许是因为自己可能会放弃北京而哭,又或许是因为感受到弟弟对自己的依赖而哭。但我更希望她是因为跟父母,跟家人跟自己和解而哭。
这个世界上有人选择成全自己,有人选择牺牲自己,我其实并不能客观的评价如何选择才是正确的。因为现实中我一直都很努力过自己的人生让自己独立,同时也在适当的范围内为自己亲人牺牲部分自我。
我觉得哪种选择都是自己的选择,只是你选择了哪种,你都必须全力以赴无怨无悔,你得为自己的选择买单。
吉光片羽之一百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