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封神演义》
引言:小时候的我们都比较喜欢有关于神魔的故事,而除了西游记中齐天大圣之外我们听得最多的便是那料事如神的姜子牙,作为主人公之一的他被作者描绘的的无所不能,而那本书便是——《封神演义》。当时并不了解这本书主旨是什么,现如今对这部本书才有了一个浅显的了解。
内容概述:
《封神演义》一般又被称为《封神榜》,又叫做《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作者是明代时期的许仲林。同样它也是一部中国古代的神魔小说并且也是章回体小说,全书共一百回。故事发生在商朝末年时期,世界分为仙山洞府和三界。最后一位天子商纣王荒淫无道。
纣王与武王相对的是截教和阐教,国家天下之争神仙道统之争。姜子牙辅佐周室讨伐商纣王,两个派别的神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
一.理论与方法:
关于阅读《封神演义》,我选择了解的通道是书籍的阅读,以及袁阔成先生的评书聆听。在阅读了基本的故事梗概之后,进行原文的阅读与研究。在阅读过程中有对于时间历史的模糊感,但在聆听评书的过程中,这个问题便慢慢的疏解开来。在阅读过程中,照抄自己觉得经典的语句。逐渐摸索文章的风格与特点、摸索具体细节等。在阅读过后进行书籍的自我解析与理解。
整本书的大体分析:《封神演义》这本书弘扬的便是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哪怕过程在曲折,邪恶势力多么的强大,终将都会成为过去。但同时这本书也体现作者对“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大力推崇,和认为君王应该加强自身以及老百姓的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以此方法才可国泰民安、永无战乱之苦的思想感情。我认为,在当时的政治情况下,作者可能更想反映出国家朝堂的大臣独权情况,以这一本书来表达对于国家政治的自我见解。
正派:对于“姜子牙”人物形象分析:历史上的姜子牙又叫做姜尚,他是真实存在的商末周初人。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 是齐国的缔造者,是武王克纣的首席智囊、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他是整部书故事发展的重要人物,他辅佐着周室一派,是正义一方的象征。他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忠心耿耿,对于国君的事情敢于大胆批判,是军师一般的人物形象。与《三国演义》相比较之下,姜子牙就是蜀国系统中的诸葛亮。但其实诸葛亮还仅仅是平凡人间的高人,而姜子牙不仅自己拥有着灵活的头脑,并且还有仙力相助,这一人物形象便更加偏近《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所以在我看来,姜子牙或许是这三个人物中更加趋近完美的一个主要人物。在听说了妲己与琵琶精合力陷害了比干这一爱国志士之后,更是用“火烧琵琶精”表现了他的正派。而对于同门师弟申公豹的态度上也体现了他宽广的心胸,刚开始姜子牙依然拿他的师弟作为同门,劝说申公豹希望他能够回到正轨,不要助纣为虐。在申公豹一次又一次的挑衅中姜子牙也并没有失去自己的儒家风范。所以姜子牙这一人物形象就代表着传统古代中国的传统正派,作者的偏爱描述也使得这一人物形象更加深刻的留在读者心中。
反派:对于“妲己”人物形象分析:全书的最大反派便是让人又爱又恨的“狐媚娘”——妲己。曾听说这样一句话,一个故事的成功并不在于过多描写正义之士有多么高尚一身正气,而在于那些衬托正义之士的反派之人。妲己就是《封神演义》中的“反派之主”。在历史上妲己也是真实存在的,是商朝最后一名王后,有美色,善歌舞。《史记•殷本纪》记载,殷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之所以后来我们会想起“狐狸精”是因为在《封神演义》之中,作者改为:妲己是千年狐精附体,受女娲之命来祸乱殷商。也是作者为后来纣王的种种行事怪异给出的一个合理的解释。书中几乎每一件事情都有妲己在参与,在和申公豹两个人的一唱一和中,推动着整个王朝的覆灭,推动着整本书的发展。在我的印象中最深刻的便是妲己借病陷害比干,甚至说“七窍玲珑心”,竟让比干挖出自己的心。这是最令人气愤的,这也是作者最为厉害的地方,在让我们对妲己恨之入骨的同时将故事继续发展。
评价:
这部书在写作之前就大量的收集了民间传说和神话,所以在整部书之中无处不体现着神魔风格。书中运用了大量的背景渲染、人物性格渲染,并对各类人物形象进行了突出性描述,使读者印象深刻。姜子牙、哪吒、杨戬等就是生动、鲜明的典型代表。而书中的语言运用也是一大特点,恰到好处的夸张使得整体文章得到了升华,较简便的白话文体也让读者在阅读时身临其境。也正因为这部书在传统的历史故事中加入大量的改编成份,让整部书拥有了神魔性和传奇性,并且更加容易流传,更加容易让大众接受。也为之后的文学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参考书籍:《封神演义》《史记》《明朝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