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36岁了,活了这么久才明白“勇气”两个字的意义。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自已是很有勇气的,在人生的大事上总能当机立断。这么多年来,这些物质上的充裕,让我在别人眼里已然是人生赢家,但我内心并不觉得幸福,尤其是这两年,孩子上初中,种种对抗和焦虑不断盘旋,让我感觉生活无望,之前的勇气荡然无存。
即便如此,生活总要继续,对孩子更不能放弃,我逼着自已前行。我参加了妈妈俱乐部,看过心理医生,坚持读书并写读书笔记,希望自已身体力行的改变能慢慢影响到孩子,但收效甚微。“为什么,为什么”?我不停的问自已。
看了阿德勒心理学:我们人类并不是会受原因论所说的精神创伤所摆弄的脆弱存在。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讲,我们是用自已的手来选择自已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这种力量。
但这种力量真的需要“勇气”,我没“勇气”改变自已,没有“勇气”承受孩子犯的小错误;没有“勇气”接纳孩子每一次的考试成绩,没有“勇气”面对老师的说教,没有“勇气”面对孩子未知的未来。。。
如果我没有勇气孩子怎么可能会有勇气面对她学习上的困难,生活上的困难。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面对它,你是哭哭啼啼,还是奋勇前进?你是束手无策地哀叹,还是积极想办法去解决,并将方法毫无保留地传给后人?
美国开国先哲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唯有痛苦才能给人带来教益。”面对问题,智慧的人不会因害怕痛苦而选择逃避,他们会迎上前去,坦然承受问题带给自已的痛苦,直到把问题彻底解决。
没关系,我们都会慢慢长大,我们都会在经历的事情上变得勇敢坚强,我要有“勇气”面对生活,面对困难。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