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于孩子的爱,到底是出于“他们做了什么”,还是因为“他们是谁”。前者是有条件的爱,意味着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长期望的事或是达到了家长所规定的某些标准之后才可以得到;后者则是无条件的爱: 这种爱与孩子做了什么毫无关联,无论他们成功与否,无论他们是否乖巧,无论如何,都毫无保留的给予他们爱。
重要的并不是我们认为在无条件的爱孩子,而是孩子是否感觉到我们在无条件的爱他们。
对于孩子来说,被爱的条件要么是行为良好,要么是取得成就。
无条件养育不是放纵孩子为所欲为的同义词。如果他确信自己的行为不会削弱我们对他的爱,那么无论想让孩子吸取什么教训,实现起来都会更容易。
家长和老师总是在谈论孩子的行为,好像除了这些表面现象就别无可取,孩子的个性,想法,感受和需求都不重要,不用管什么动机和价值观,关键在于改变他们的所作所为。
强迫性道歉只会训练孩子心口不一,也就是,说谎。
奖励和惩罚关注的只是行为本身,而不是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感受和意愿。
无条件养育理论认为。孩子的行为只不过是其感受,想法,需要和意愿的外在表达。重要的是实施行为的孩子本身,而不是行为。每个理由都可能需要不同的应对手法。
选择有条件还是无条件,是在截然不同的人性观之间做选择。他们把家长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爱,解读成对自私,苛求,贪婪,不体谅他人行为的纵容。认为对孩子的认可,就是对其不良行为的默许。孩子一定会从关爱中吸取反面教训,或一旦感觉自己可以逃脱惩罚,就始终想要表现恶劣。这种解读,设定了在特定情景下孩子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应该如何去吸取教训,同时也反映了对孩子,乃至对人性持有一种阴暗的看法。
有条件养育,即对孩子的关心程度以其行为和表现为条件。
谁的视角—— 我们认为自己做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对我们行为的感受及其对孩子产生的影响。重要的是孩子接收到了什么信息,而不是我们认为我们在传递什么信息。
有条件养育,对孩子实施手段,以达到顺从的目的。无条件养育,帮助孩子成长为品行端正的人,能做出良好的决定。
有条件养育的后果。自我价值感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