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人打交道底层逻辑(十三)-高效提问

      打交道有时是面对一个人,有时是面对一群人,当面对一群人沟通的时候,不可否认具备一定的演说基础,随时做出很精彩的陈词发言的人,总是容易获得更多的机会,那什么叫精彩的发言?或多多少都体现出以下几个因素;1、合乎时宜,2、简单精辟,3、激励人心,4、同理共情,5、风趣幽默,6、有理有据,这所有的因素都指向一个方面,就是影响他人,建立信任。

      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会有给客户讲解方案的场景,一个人面对数个人进行汇报或者讲话,其中一个关于介绍的所在公司的经营状况,经过多次演练,最后基本上控制在15分钟左右,短了讲不清楚,长了影响后面的沟通时间,客户也会走神。我有一个领导,在公众场合发言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我接下来讲5分钟”“我的发言是10分钟”,然后总是可以在准确的时间点结束,这一点很变态,我实在是很佩服。不仅是对时间的精确把控,更是在讲演之前已经有很清晰的逻辑和思路。讲短了也可怕,想像一下,你举起酒杯只能说“都在酒里”时的场景。所以控制发言时间,是第一个基本功。给你3分钟,你怎么讲?给你10分钟你怎么讲?理解一些技巧手段,如3V理论,黄金圈法则、Prep的逻辑和用法也会比较有帮助,接着在这15分钟里讲话里,我需要讲清楚几个关键点,公司愿景、公司能力、成功案例、合作畅想等等,为了加强对方认知和参与度,我会在每个关键点设计一个互动,大概有5次,大概每3分钟一次,算是比较高频,这样保证听众不走神的同时互动起来,如果有职级更高的领导,也可以通过互动,对其态度或认知了解一二,为接下来的深入沟通做准备,当做一个很长时间的报告或者演讲,那么至少每7分钟进行一次快速互动。如果面对的一群陌生人,那么先最好用一些封闭式的问题。好回答的问题,什么叫做封闭式问法,就是只有固定选项,类似于:你阳过没有?然后根据听众的表情、行为反馈考虑要不要放问开放式问题,需要进行提前的设计,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沟通高手从不准备沟通答案,而是准备问题清单。当准备答案时,你是没有主动权的。因为等待提问从不是沟通高手的做法。


控制好发言时间,是第一个基本功。

准备问题清单,而非答案。



洞察人性,做更好的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