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巴蜀文学
四川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张岩
晨起推窗时,风先撞进怀里。不是盛夏那种裹着热浪的风,是清清爽爽的,带着点草木的淡香,像刚从晾衣绳上取下的、晒过秋阳的衬衫,贴在皮肤上温温的,舒服得让人想叹口气 —— 哦,秋天是真的来了。
楼下的梧桐树该是最先接收到秋的信号的。前几日还满枝浓绿,不知哪夜风过,叶尖就染了浅黄,像给绿绸缎镶了圈金边。今日再看,竟有半树叶子都黄透了,阳光穿过枝叶,把那些黄叶子照得透亮,风一吹,便打着旋儿飘下来,有的落在青砖路上,有的挂在路过老人的拐杖头,还有一片恰好落在我伸出的手心里。指尖触到叶脉的纹路,薄而脆,带着秋阳的温度,像一片小小的、晒干的阳光。
沿着巷口往前走,桂树的香气忽然漫过来。不是浓烈的香,是丝丝缕缕的,藏在风里,吸一口便沁到心里去。巷尾那棵老桂树,枝桠都伸到院墙外头了,细碎的米黄色小花挤在叶缝里,不细看几乎发现不了,却把香气撒得满巷都是。常有老太太搬个小马扎坐在树下,手里择着青菜,嘴里哼着老调子,偶尔抬头扯下一小枝桂花,塞进布兜里,说要回去泡桂花茶。我曾讨过一小撮她晒好的干桂花,泡在白瓷杯里,热水一冲,桂花便浮起来,水色慢慢变成浅黄,喝一口,满嘴都是秋的甜香,连心里都暖融融的。
秋的天是最让人欢喜的。没有夏天的闷热浑浊,也没有冬天的灰白萧瑟,是那种清透的蓝,像被秋雨洗过千百遍,干净得能看见远处的云。云也变得轻薄,不像夏天那样堆得厚重,而是丝丝缕缕的,像棉絮被风吹散,慢悠悠地飘在天上。有时傍晚下班,抬头看见夕阳把云染成橘红色,从楼顶慢慢沉下去,把路边的银杏叶也染成金红色,整个世界都裹在温柔的光里,连脚步都忍不住慢下来,怕惊扰了这份安静的美好。
家里的阳台也渐渐有了秋的模样。妈妈把夏天的薄被收起来,换上了绣着菊花的厚床单,又把我去年穿的毛衣找出来,放在阳光下晒。毛衣是妈妈织的,米白色的线,袖口织着小小的枫叶图案,去年穿的时候还觉得有点宽,今年再试,竟刚刚好。妈妈坐在阳台的藤椅上,一边翻晒毛衣,一边说:“等过几日再冷点,就给你煮红薯粥,再烤几个糖炒栗子。” 我靠在阳台栏杆上,看着她手里的毛衣在风里轻轻晃,忽然想起小时候,每到秋天,妈妈都会把烤好的栗子装在保温桶里,送到学校给我。课间打开保温桶,栗子的香气裹着热气冒出来,剥一个放在嘴里,粉粉甜甜的,连同桌都凑过来要。那时总觉得,秋天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吃到妈妈烤的栗子。
秋雨是不常下的,下起来也不大,细细密密的,像牛毛。夜里下一场雨,早上起来,地面潮潮的,踩上去有轻微的沙沙声。路边的小草尖上挂着水珠,晶莹剔透,像撒了一地的碎钻。空气里满是泥土和树叶的清香,深吸一口,连肺都觉得清爽。有时秋雨会下一整天,我便窝在沙发里,盖着薄毯,看一本没看完的书,耳边是雨滴打在窗棂上的嗒嗒声,像温柔的催眠曲,让人心里格外安宁。
有人说秋天是萧瑟的,是离别的季节。可我总觉得,秋天是最温柔的。它不像春天那样热闹得让人眼花缭乱,也不像夏天那样热烈得让人喘不过气,更不像冬天那样寒冷得让人缩手缩脚。它是从容的,是安静的,像一位温和的老人,把夏天的喧嚣慢慢沉淀,把丰收的喜悦悄悄带来。它会用金黄的叶子装点世界,用清甜的香气抚慰人心,用温暖的食物填满肠胃,也会用一场细雨,让忙碌的人停下脚步,看看身边的美好。
傍晚的时候,风又起了,吹得路边的银杏叶哗哗响,像在说着什么悄悄话。我把落在肩头的叶子捡起来,夹进书里,想着等冬天的时候,再翻开这本书,就能看见一片秋天的阳光。原来我恋秋,恋的从来不是它的名字,是它落在掌心的叶子,是它飘满小巷的花香,是妈妈手里暖乎乎的栗子,是它带给我的每一份安静与温柔。这样的秋天,怎能让人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