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经验大家谈精选3篇合集
莫当“空心笔杆子”
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三种本领,即:开口能说、提笔能写、埋头能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
在基层工作中,少数干部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材料撰写中,把写材料当成“头等大事”。无论是领导讲话还是信息简报,他们都想方设法出新出彩、挖空心思遣词造句,看上去辞藻华丽、文采飞扬,实则空有其表、华而不实。我们并不反对撰写材料,因为我们所做的工作以及取得的工作成效都需要通过宣传报道的方式让大众知晓,提高工作透明度,但仅仅只是徒有其表的宣传实在有些文风不正的嫌疑,也反映出“笔杆子”空心化问题。
“空心笔杆子”就是材料看起来文采斐然,实则徒有其表,没有实质性的“干货”。说到底,就是由于缺少调查研究,对基层实际情况不了解,写材料大多是靠东拼西凑、复制粘贴而来。这种现象如果不及时制止,定会助长不务实功、大搞形式主义的不良作风。
空心材料看似事小,说到底空的是干部的实干之心,是作风不实的集中表现,实则会影响党的形象和党在群众中的威望。工作是干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工作毫无实效,那材料写的再漂亮也是枉然。让“笔杆子”实起来,首先是要狠抓作风建设,进一步改进文风,倡导“短实新”文风,不过多拘泥于押韵对仗、花拳绣腿,让“笔杆子”能够抽出身来,深入基层去调研、分析、学习,收集第一手鲜活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材料才会切合实际。
基层更多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泥腿子,作为基层干部,只有对在调查中发现的现象、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出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报告、发言才能指导实际,才有利于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所以要学会扎扎实实地干、实事求是地写,用真调研来筑牢好材料的基础,一直保持实干之心,才能保证笔杆子不会“空心”。
“笔杆子”的必由之路
说起组工干部,人们常常称赞他们为我们党最优秀的年轻干部队伍,因为他们给人的印象总是一支提笔能写、开口能讲、办事能干的干部队伍形象,他们不仅讲政治、重公道,而且还业务精、作风好。因此对于正处在尴尬期的年轻干部而言,应该虚心向年轻的组工干部们学习。想要快速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首当其冲就是提升自己的公文写作水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进行提升。
首先有一颗好心态。具备吃苦耐劳,苦干实干的精神品质,网络上经常有人调侃说,所谓的“笔杆子”就是所谓的“材料狗”,一句网络的调侃,也道出了笔杆子们经常熬夜加班,没日没夜疯狂赶材料的辛酸与不易。他们不仅要对自己的材料负责,还要严谨细心,保持清醒理智和良好的习惯,特别重要的是还要拥有一颗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好心态。他们不仅乐观,还时刻对自己的材料保持小心谨慎,善始善终,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笔,保持清醒头脑,时刻讲政治,有原则,顾大局。自由从心态和行动上高度自律,严格要求自己,才会有机会修炼成为真正的笔杆子。
其次要疯狂的输入。对年轻干部而言,知识储备不足,感到能力恐慌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对于政策文件的不熟悉,工作缺乏经验总结,学习思考还不够导致。因此我们只有增强学习,持续不断的输入,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通过大量的阅读各类政策文件、总书记讲话文本,报刊书籍和新闻咨讯,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学会摘抄收集各类经典的文字金句,形成自己的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便于未来的尽情发挥。
最后要井喷式输出。持之以恒的输入,是持续疯狂输出的前提条件。著名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作者说到“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要想实现全面地写作水平提升,必须要持续不断的给自己输出的压力,坚持多动笔,多思考,多总结。用量的积累,来实现自己质的飞跃。通过学习各类前辈们的优秀作品,模仿借鉴他们的优秀用句,大量地输出自己的网评文章,信息文章,通过不断的涉猎更多的材料,实现自己的全面提升。
从“笔杆子”到“键盘侠”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国家的经济经历了飞速发展,社会向前迈出了巨大的进步,组织工作也随着历史的大潮发生变化。
文字材料是组工干部的基本功,更是我们研究室同志们吃饭的手艺。过去写材料的同志被称为“笔杆子”,在其他同事的眼中他们总是一手握笔,一手执烟,从早到晚坐在办公桌前不停地写。汇报材料、领导讲话、通讯报道,各种文体他们早已烂熟于胸,吞云吐雾中一挥而就,行文规范,书写整齐。
今天坐在研究室的我们都变成了“键盘侠”,每人面前一台电脑,双手不离键盘。用电脑办公一方面提高了办公效率,打字的速度远大于书写,节约纸张;另一方面丰富了写作素材,互联网上的相似的材料可以作为资料参考借鉴,启发灵感,相关的文件、地方经验可以从网上找出来丰富材料内容。在一阵键盘的敲击声中一份材料出炉,结构严谨、旁征博引、内容丰富。
虽然从“笔杆子”变成了“键盘侠”,可组工干部的初心未变。我们是一群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的人。办公室的灯下,为了文章的开头绞尽脑汁却无处下笔;为了文章的内容搜肠刮肚却是画蛇添足;为了文章结尾添油加醋却是狗尾续貂。文章的立意、框架、结构、标题、内容,经历一番冥思苦想、认真推敲的挑灯夜战,一篇文字材料倾注了文字工作者的无数心血和汗水。
“驰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沉迷簿领书,回回目纷乱”。文字工作者每天低头拉车,也是有收获的。在长期游走于文字材料中,我们经过了学习借鉴、深入调研、理清思路的过程,经过了边学习、边调研、边修改、边提高的过程,练就了一身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和承受压力的本领。
根据平台要求无法上传多篇文章,如要获取更多关于“公文写作技巧”、“写作材料”或者热门的“党建材料”的系列文章或者其他格式文件请关注“笔杆子材料”即可免费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