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的后代为何极少有人从政?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洋务派代表人物,与曾国藩等人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左宗棠少时学舆地、兵法。中过举人。他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回民起义,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左宗棠性格刚烈,眼里不揉沙子,做事风风火火。在地方他大刀阔斧办理漕务、整治盐务、设书局、创学会,推行洋务运动,不遗余力地革除弊政,以增加财政收入和增强国防力量。他积极筹备海防,创立福州船政局。在收复新疆的战争中,他提出“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等方针,进行了充分准备,1878年收复新疆之战后,为加强西北边防,他主张在西北设行省。

左宗棠是民族英雄,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进知识分子群体之一。他的政治理想和远见卓识在很多方面都超出了同时代的人。

一生中留下了“生无半亩,心忧天下”“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等名句家训。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后代却极少有从政的人。左宗棠的四个女儿在文学方面有所建树,其中二女儿左孝琪,虽然有先天残疾,但将一生奉献给了文学,身残志坚,笔耕不辍。

孙子左孝宽是长沙明德中学和上海医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他以优越的成绩考入上海医学院,主修外科学,并且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左宗棠的曾孙左焕琮是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曾经在北京协和医院攻读硕士,主修神经外科。左焕琮在1983年前往日本留学,研究显微神经外科。后来他回到中国,在北京医科大学和北京协和医院工作,一路飙升至清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院长。

曾孙左景鉴也是著名的肛肠外科学专家,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并获得博士学位。他曾经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是中国腐蚀与防护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另一个曾孙左景伊则是我国腐蚀与防护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和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他曾经在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浙江大学担任教授,并且享受国务院津贴。

左宗棠的后代为何都选择从医却不从政,老铁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