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正确的事做正确——读詹姆斯·派克的《做正确的事》
文/高登权
詹姆斯·派克2001--2004年任西南航空公司CEO兼副主席,这3年是航空业最具挑战性的3年。在派克任CEO期间,西南航空被评为美国最受尊敬的三家公司之一,美国最佳企业公民100强之一,全球最负社会责任的公司之一,年度最佳航空公司。读詹姆斯·派克的《做正确的事》,让我们知道如何去做正确的事,如何把事做正确。他在书中叙述了他最辉煌的成就是西南航空成为“9·11”后唯一没有裁员,同时保持盈利的航空公司,书中娓娓道出制胜的秘诀——“做正确的事”。
其实无论是单位、组织、企业或个人,大凡做事都有两种境界,一种是做正确的事,另一种是把事情做正确。然而,在我们的一生中,有许多时候只认为需要做正确的事,而没有想到把事做正确。做事情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事做正确。
前几天收到一条搞笑短信,是祝福三八妇女节的:世界上有两件事最难: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里;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前者成功了叫老师,后者成功了叫老板,两者都成功了叫老婆。家和万事兴,跟老师斗是不想学了,跟老板斗是不想混了,跟老婆斗是不想活了!
这只不过是一则搞笑短信而已,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为了做事而做事,领导要求去做就去做,组织安排去做就去做,根本不去想想做事的结果会是怎么样,做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事;至于事情对与不对,那更不肖考虑了。
很多事情,你不知道对与不对,但在做的过程中要通过各种方式将其做对了,这只是一种偶然。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要将正确的事情做正确。西方的学者认为,“做对的事情”要比“把事情做对”重要得多,因为“把事情做对”只是效率问题,而从一开始就设立正确的目标,也就是“做对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关键。我们在做每一件事之前,总是要先制定目标,制定规划,制定措施,当这些都定下来之后,就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去完成,以确保目标的实现,目标正确了,规划正确了,措施正确了,结果出项了预料中甚至比预料更好,就是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了。领导要求员工去做正确的事情,是情理之中的,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领导者和执行者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领导者的目标是做对的事,而执行者的目标是把事情做正确,这样的合作就是天衣无缝的合作了。
当然,对于什么是正确的事情,是没有一个尺度的。需要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认真讨论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全方位的因素后才能决定什么是正确的事。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有独到的眼光和敢于决策的能力。决断,是不能由多数人来做出的,多数人的意见是要听,但做出决断的是一个人。曾任美国总统的林肯,在他上任后不久,有一次将六个幕僚召集在一起开会。林肯提出了一个重要法案,而幕僚们的看法并不统一,于是七个人便热烈地争论起来。林肯在仔细听取其他六个人的意见后,仍感到自己是正确的.在最后决策的时候,六个幕僚一致反对林肯的意见,但林肯仍固执己见,他说:“虽然只有我一个人赞成但我仍要宣布,这个法案通过了。”表面上看,林肯这种忽视多数人意见的做法似乎过于独断专行。其实,林肯已经仔细地了解了其他六个人的看法并经过深思熟虑,认定自己的方案最为合理。而其他六个人持反对意见只是一个条件反射,有的人甚至是人云亦云,根本就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方案。既然如此,自然应该力排众议,坚持己见。因为,所谓讨论,无非就是从各种不同的意见中选择出一个最合理的。既然自己是对的,那还有什么犹豫的呢。
在行政管理或者是企业管理中,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一个新的想法,新的思考或者新的意见一经提出,必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对者,其中有的人对新意见不太了解,有的人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在一片反对声中,领导者犹如鹤立鸡群,限于孤立之境。这种时候,领导者不要害怕孤立。对于不了解的人,要怀着热忱,耐心地向他说明道理,使反对者变成赞成者。对于为反对而反对的人,任你怎么说,恐怕他们也不会接受,那么,就干脆不要寄希望于他的赞同,重要的是你的提议和决策是对的,只要真理在握,就应坚决地贯彻下去。这就是一个领导者的决策能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威性和魄力。
读《做正确的事》,让我知道,做对的事要与把事情做对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成功。否则,我们就会事倍功半,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