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连载:《闲话三国》(1457)

第115回:夺涪关张任设潜伏         取雒城庞统分行兵(11)

      那末,这匹龙马怎么临阵会有非常之举的呢?

      有人说,龙马有灵性,知道主人庞统去落凤坡送死,暗示有落马之危,不愿同去,所以把主人掀下来。这是一种笑话,引人发噱而已。

      作为一个主帅,每时每刻都希望自己能常胜不败,但也无法预测自己在哪一仗中有生命危险。一匹马有怕死的本能,在关键时刻也有求生的欲望,岂能有预知生死的灵感呢?

      这一日是七月初七,烈日当空,又处在两山之间,出兵的和留下守营的汉军有三万余众,都拥在一处,地势又低,就好比闷在铁罐之中。七月仲夏,严酷的太阳可以把旗杆上的锡葫芦晒得烊掉。虽然有点夸张,可见太阳之毒。从早上到下午,一天的太阳晒下来,山石都已发烫,远远望去,就象一盆烈炭,熏熏腾腾。

      小兵脚上穿着草鞋,脚掌还觉得热烫,不时地在换脚。别人上马以后渐渐在向前走动,而庞统因为彭羕哭喊,上了马背一直未动。而马蹄是空的,蹄铁导热又快,四蹄站在沸烫的山石上,又加上偏西的太阳直射龙马双眼,更是受不住煎熬,忘了背上的主人,奋蹄昂首,就把庞统掀了下来。空着鞍鞒直奔营前的帐篷底下纳凉去了。

      此时的刘备见庞统从马背上掉下来,心里也很急。心想,万一庞统出毛病,那我刘备怎么办?孔明本领再大,也不可能从荆州立即赶到这儿救我。既然已经出兵,庞统就是这里最要紧的人,他的坐骑不服,就应该换一匹更好的马。

      刘备见庞统从地上站了起来,并没摔伤筋骨,方才放了心。便对手下道:“来,将我的龙马带来!”

      片刻之间,小兵把刘备骑了多年的“的卢”带了过来。

      刘备说:“军师如坐骑失蹄,此乃出兵之大忌。今日军师走小道袭雒城,重任在肩,非良马难以坐镇中军。喏喏喏,备之‘的卢’,向不欺生,请军师乘坐。”

      庞统自从来阳县当县令以来,一直与刘备存下一条戒心,总以为刘备重“龙”轻“凤”,所以几年之中常有口角。今日,刘备把驯服的龙马换给他,这使庞统感到出乎意料,看法也截然转变。

      心想,上战场的人,谁不想一匹得心应手的好马,说得难听一点,吃了败仗好马逃起来也比别人快。尤其是一国之主,要得到一匹至上无比的龙马,这是何等的难!“的卢”当年跳过澶溪河,天下有名。今日为了臣下能够取胜,不顾自己性命安危,刘备肯慷慨让坐,这种心底有多少仁慈,叫我怎么度量呢?

      金银可以送,官爵可以让,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忍痛割爱。现在大家都要出战,大家都有性命危险,现在让一匹马,在战时就等于让一条命。从这一点上足以说明你刘备待人确是仁义,是一个有道明君,今后定能取得三分天下。

      庞统在与刘备作最后一次分别时,顿觉前嫌冰释,后悔自己以前所作所为太不合情理,感到自己能相助这样一个主人是无上荣幸,也是值得骄傲的。

      庞统在愧疚之余,说道:“主公果然大仁大义。庞统感恩在心,容日后图报!”说罢,上了马背。

      人有走运倒楣,马也有升腾落难的。本来要是刘备走了小路,庞统没有危险;而“的卢”一向随着刘备出征,风头也出了好几次,今日偏偏换下黑爪,岂不是做了替身!

      刘备说道:“望军师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主公,雒城聚首了!”

      “再见!”

      刘备若有所失的目光望着渐渐远去的庞统,站在营前呆立不动。

      第三队走了上来。黄忠全身金盔金甲,胯下小白龙驹,手执七十五斤的金板大刀,白须铺满胸膛,三千汉军雄赳赳,气昂昂,十分整肃。

      黄忠上前拱手:“主公!”

      刘备从沉思中醒来,走到黄忠的马前,抚着他的手背说:“老将军,小道崎岖险恶,庞军师的安危要拜托老将军了。”

      黄忠听到刘备说这种话,无形中预感到今日的出战是十分危险的,只有九死,而无一生。

      心想,我黄忠打了一世的仗,一向身先士卒,奋勇当先。今日不知怎么的总觉得有点心惊肉跳,自己的老命看来不保。现在还要再保庞统的安全,这是无能为力了。这不是我黄忠贪生怕死,临阵退缩,应该量力而行。

      便摇头道:“主公,主帅指麾战将三军,冲锋突阵,战将三军出生入死保护主帅,乃是天经地义的。今日兵走小径,又无取胜之本,要老夫贸然担保,老夫不敢从命。主公之命难违,老夫谨记于心,唯有尽力而为。”

      刘备想,黄忠的回答是非常中肯的,要是他拍下胸脯担保,倒反而显得虚假了。因此刘备点了点头,让后队跟了上去。

      小路上的人马一走,刘备就手捧两柄黄金锏,跨上了黑爪马。从今以后,这匹黑爪马一直被刘备骑坐,直到火烧连营时,才被烧死。

      丁立提枪跃马在左,白寿绰枪跃马在右,三千汉军前呼后拥,从这里凤鸣坡大道直往雒城进发。

      正是:任凭将士称骁勇,无奈君王少精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