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被志向绑架的人生——张璁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二)
不管现代人是怎样一种看法,也不管萧御史怎么鼓励,张璁是累了,真的累了。
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的他很清楚,自己这些年是被一个叫做“志向”或“愿力”的东西给绑架了。这个东西,无影无形无相,深植于一个人的内心,尽管平日里也不显山露水,但一到人生关键时刻就会跳出来“肆虐”,力量巨大,引导着他做出一个个其他人看起来颇为“荒谬”的选择,有意无意地推着人走向他的应许之地。
这种志向本质上是对众生苦难的悲悯和对正法的希求,这在他的诗文中多次体现。
年少读书时,他被老师罚跪,碰巧看到一只青蛙,作诗一首:
独蹲池边似虎形,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吾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作声!
可以说,张璁的性格中天然带着一股浓烈的“虎气”,透露出强烈的生命自信。这种虎气的指向则是“天下苍生”,如果说初发心,这就是他的初发心。
13岁,他在《题族兄便面》写道:
有个卧龙人,平生尚高洁。
手持白羽扇,濯濯光如雪。
动时生清风,静时悬明月。
清风明月只在动静间,肯使天下苍生苦炎热。
很明显,又一个以卧龙自诩的人!
年过四旬多次落第后,他创办罗峰书院,做诗寄托情怀:
苍生有望山中相,白首愿观天下平。
青衿登进乐相与,日听沧浪歌水清。
如果说一个人,在初中的时候口出大言:“我将来一定要成为中国的宰相!”,他的老师和朋友可能莞尔一笑,加以鼓励。但到了四十多岁,人生毫无成就,穷困潦倒,却依然说“我要成为中国宰相”,周围的人可能就不想再理会他了。而多次不第的张璁无疑就处于这样一种状态。
像张璁这样的生命,在历代中国并不鲜见。对这种人来说,中国就是他们的身体,正法就是他们的魂魄。这一切,似乎无需理由,自然而然,虽然很多人看起来颇为不可思议。
随之而来的是:以国为身,这个国家所有你看到、听到的苦难,都会自然而然地涌到你的身上——当然快乐也是,只是痛苦似乎永远比快乐多,而且多得多;以正法为魂,这个国家所有你看到、听到的不义,也都会自然而然地汇聚在你的心中,让你喘不过气来。
无法摆脱,你怀疑这可能是一种宿命,的确是一种宿命,但这是你选择的。
其力量持续增强,因为你持续不断地忆念着它,思维着它,它在你心中的力度自然会不断地增强,如土长苗。
如果你有这种特质,首先要恭喜你,你的生命相当于有了一个助推器和放大器。有了它,你将快速地向前,甚至是身不由己地向前,你可以做出其他人看起来无法想象的事情,因为有了这种动力,任何路途上的阻碍都简直不值一提,你可以在七十多岁的时候依然壮怀激烈去从事天下风险最高的事业——造反,你可以在18岁的时候就出版两本专著,你可以在一年内流窜中国两万五千里而无怨无悔,你可以数十年如一日地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这在其他人看来简直无法想象,但同时,这股无法摆脱的力量纠缠着你,许多常人能够享受的东西你将无法享受,因为你的心始终都被那股力量占满。
要知道,一旦选择这种宿命,相当于你向上天提交了一份特别考试申请书,接下来你别想有好日子过。别人的快乐你觉得不屑一顾,他们的痛苦将全部加到你的身上,看你怎么应对吧。
有的人,面对这种生命状态,无法理解,难以应对,无穷痛苦加于一身,等再也无法支撑下去的时候,一死了之,江绪林博士是也!
而张璁,在面对这种生命状态二十多年的时候,在不改变初衷的前提下,表现出了足够的灵活性。
他犹豫再三后,还是不愿意走大多数人走的那条路——以举人的身份去吏部候选,然后到某个县里做个“教谕”或“县丞”这样的小官,然后慢慢地熬资历,一直干到退休。这种生活,他都不敢想,一想就觉得简直难以忍受。
而多年科场失利后,一种新的更有诱惑力的生活状态开始向他招手。那就是,选择一处风景名胜地建立书院,寄情山水的同时授徒讲学。
这种生活在那个时代可谓是一种潮流,尤其是他的余姚同乡王守仁特别喜欢这种方式。他不但在自己的家乡建立书院,每到一个地方都持续不断地讲学授徒,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浙东人的张璁不可能不接触到这种信息。
他选择的地方是离家15里远的大罗山中一个名叫瑶溪的地方,此地风景灵秀,山川聚会。他在这里建造了几座茅屋,取名瑶溪书院,作为自己下半生的读书学习之地。
书院建起来之后,大约有30多个学生前来修学。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他的亲戚朋友家的孩子,还有一些慕名而来的学生。
修学之余,他与大家一起游山玩水,在贵溪的山水之间尽情地徜徉。他们沿着小溪不断的往上游走,探索这条小溪的源头,中途欣赏一个个小溪边上的奇峦怪石。如果半路下雨,就到附近的寺院里避雨聊天。
这样生活下去,也算是一种难得的幸福日子。想一想吧,一个男子,家中虽说不算富裕,但至少也有数十亩田地,有妻一人,妾一人,儿女双全,虽然没有做成大官,但是20岁中了秀才,24岁中了举人,这在方圆数百里之内也算是数得上的人了。吃穿不愁家世清白,继续耕读传家下去,将希望寄托在儿孙辈上,自己则寓居书院,授徒讲学,著书立说,无案牍之劳形,无丝竹之乱耳。这种生活在很多人看来真的是千金不换呀!
但真要这样下去,张璁就不是张璁了,而是另一个陈白沙了。
话又说回来,张璁为什么迟迟无法登第呢?作为后来人,现在看起来恐怕也绝非偶然。
首先,他的性格过于刚强,上天可能也是在磨他的性子,实际上等到他真的开始悠哉山林,对科举的执着已经放下,不再有那么强的得失心后,反而一举等第了。
其次,增加其学识。张璁的学习颇重实用,与阳明学派诸人大谈“心性”问题不同,他关注的是礼学、民生、土地兼并等各种社会现实问题。尤其在礼学研究上,在他第八次参加科举之前,在不断的学习积累中,他已撰就《礼记章句》八卷,《周礼注疏》十二卷,《仪礼注疏》五卷,成为一个礼学方面的专家,对治国理政也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理解,这与那些少年高中但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再次,增加其社会阅历,磨练其心智。这让他始终对社会民生有着清醒的认识。正是由于对社会民生非常了解,在他执掌大权后,许多举措都对症下药,颇得时效。
�V�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