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戴已经86周岁高龄了,年近春节又将增寿一岁。他患有较重的冠心病和高血压,自觉年岁已高,拒绝冠脉支架植入术,除了口服一些西药,主要吃远在澳大利亚的女儿寄来的保健品。
老戴又得了肺结核,有传染性。自觉行将就木,本已不能给家人一点儿帮助,现在得了传染病,又要给家人增添累赘,心情雪上又加霜。老戴住在病房里,不愿让儿子来探视以免被传染。住了几天,已茶饭不思,但依然努力吃饭,还能不漏服药,权当做任务来完成,老戴只是不想让家人担心自己不配合治疗。
时间一长,春节将近,老戴陆续挥别周围的病友出院回家。现在同病房的两个病友,一个是母亲照顾着年轻的儿子,一个是儿子陪着年迈的老爸。母与子,子与父,虽然一人病了,但有亲情的呵护,不至于心灰意冷。
老戴夜深人静的时候,难以入眠,回顾自己一生的种种片段和聚散离合。年事已高的他已看淡生死,已无奢求,唯一的念想是能与家人多团聚一些时光,陪陪老伴,听听儿子说话,最好女儿也能回来贴心地嘘寒问暖。老戴手里拿起女儿寄来的保健品心中疑惑:“要过年了,女儿会回来吗?儿子那里怎么一点儿她的消息都没有?”医生最近告诉他冠心病加重了,已经请了心内科医生会诊调药。“也许,可能,再也见不着我的女儿了吧。”
老戴心灰意冷起来,发过来的口服药物弃在床头柜抽屉里,不吃。食堂订的饭菜随它变得冰冷,倒掉!医生护士巡房都说“我很好”。晚上看着同病房的两位病友让家属照顾得无微不至,悲从中来,唉声叹气。
一天深夜,老戴忧思难眠,心中苦闷,起床拖着沉重又虚弱的步子走向深夜里有亮光的护士站,想一吐心中烦闷。护士询问哪里不舒服,老戴只回答“胸闷”,欲言又止,“让人知道心结又有何用呢?”医生仔细询查后劝慰老戴先将还没吃的心脏病的药吃下,并嘱咐卧床休息、吸氧,细心地打电话叫儿子来医院陪护,并告知家属老爷子可能有点想不开了。
已是深夜两点,儿子到了。“爸!你怎么不吃饭?胃口不好吗?饿不饿?”,老戴两眼突然明亮起来,听到的分明是女儿甜而带着关切的责备,看到的是真真切切的,自澳大利亚远道回家的女儿呀!“你,你怎么来啦?!我饿!饿着呢!我要吃的!”“给你准备好带来了。还听说您开始不好好吃药了,是吗?药苦不苦?”“哪的话,是我忘了,一点儿都不难吃,你看我现在才想起来,你看我,马上吃!”“爸,您慢点,我来帮您倒水服药……”文字已无法表达见到女儿的欣喜,老戴当晚居然一夜未眠,和女儿聊了一晚上。一早却还精神气色俱佳,饮食、服药带着喜悦,不再是任务,言语也欢快起来,热情地鼓励病友早日康复。医生查房,答以“我很好!”,这回是真的好了。
女儿回来了,一家可以团聚了!“今日出院回家!”医生的消息给老戴喜上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