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学概论》自理笔记01

第〇章 绪论

(一)民间文学的定义
【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现场展示的文学样式】
  1. 民间文学是一种文学作品,是一种有特色的文艺现象
  2. 是民众的创作
  3. 是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艺术形式
(二)民间文学的范围
  1. 民间散文作品
  • 民间韵文作品
  • 民间说唱作品
(三)民间文学的性质

双重属性:文艺属性+民俗文化属性

  1. 文艺属性
    →→ 【文学性】
    1) 具有文学的美学特点;
    2) 具有表演性

  2. 民俗文化属性
    →→ 【民间文学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
    1) 从其实际产生和存活状态来看,与生活密不可分;
    2) 从其学科归属来看,是民俗学的一部分

* 民俗

【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

* 语言民俗
  • (广):指以语言为载体的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语言与民间文学
  • (狭):仅指民间语言,包括俗语、称谓语、流行语、吉祥语、暗语等短小、不成篇的语言成分
(四)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
  1. 是民众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一种方式,满足民众的表达需要和创作欲望,也是民众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化的手段
  2. 可以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娱乐和放松
  3. 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工具
  4. 是了解民情民风的有效途径和进行相关研究的参考资料
(五)作为非物质文化异常的民间文学
  1. 全球化趋势 → 文化一体化、单一性的威胁
  2. 非物质文化遗产

"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被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只是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cultural place)”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1. 有自成一体的存在形态,且常贯穿在其他门类的非遗中
  2. 口传文学需要有意收集、保存
  3. 保护的基本原则
    1)应于社会发展相协调:活态保护or存档式保护
    2)整体保护
    3)注重保护传承主体 →
    4)强调表演性
(六)学习任务与要求

理论、作品、研究方法

(七)研究方法
  1. 田野调查法
    指民俗学工作者包括民间文学工作者深入民间,特别是深入到农村、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参与式体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2. 历时追溯法
    就是在研究现代的民间文学现象时,通过文献资料的考证,追溯它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以获得对这种现象的更全面的认识
  3. 共时比较法
    在研究某个地方的一种民间文学现象时,将它与别的地方的同类型作品进行比较,以更好地分析该作品的主要特征、传承规律、演变情况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阅读时间 2016年6月20日 - 6月29日】 导论 1.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文艺学: 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
    ssbunny阅读 17,878评论 6 180
  • 第一章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以及与作家文学的关系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 (一)口头性 概 民间文学是一种口头...
    猫如山阅读 4,536评论 0 2
  • 风波亭上冲冠不可怒 莫须有里岂可还河山 八千里路云和月终化天日昭昭 千秋功名尘与土飘为栖霞香烟 义士隗顺,临安狱卒...
    潩水潆洄阅读 4,569评论 0 2
  • 文:ShakespeareSky(莎士比亚斯基) 去海边吧去踩沙子去拾贝壳去感受浪花 奔跑吧去丈量海岸线在浅滩上跳...
    ShakespeareSky阅读 1,482评论 0 3
  • 由于办理移民相关事宜,我和老公几次往返温哥华机场。第一次是盛夏的早晨,我还清晰记得那天出了机场后温暖的阳光...
    青青黛儿阅读 4,079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