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恐惧与压力之下
面对危机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恐惧情绪,而恐惧情绪又会让人做出错误的决定,进而恶化局面。
很多危机的产生是因为人们恐惧失败,当事人担心时候被指责“应对不力”,因此不如“视而不见,顺其自然”。
危机会给人带来压力,在压力下,人的决策模式会发生显著的改变。在做决策的过程洪,潜意识层面的大脑活动其实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于压力、愤怒、恐怖的事情,我们会不知不觉地触发大脑中杏仁核的回应区——负责我们情绪的部分,但我们意识不到它的活动。比如当周围的人进入恐慌模式时,你也很可能跟着害怕起来,而这时你可能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当我们不再处于恐慌、害怕的情绪中,才能很好地运用冷静的头脑、理性的思维和积极的行动力。
2.恐惧的另一面
尽管恐慌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模式,但它也有一个积极作用:激发人们采取行动。
金融市场中,聪明的投资者很善于利用危机,他们会发现危机并加速危机的到来。
人们在试图利用危机强行激发决策时,实在所宜深慎,因为我们无法确保决策是正确的。
3.建立预防系统
躲避灰犀牛、防止伤害的最佳策略实际上是跳过恐慌期,直接从判断期进入行动阶段。而从判断期直接进入行动期的关键就在于建立预防系统,养成强大的行为习惯,把面对危机的临时应急反应建立在提前规划好的理性框架内。
再精确的预警系统都有误报的时刻。但这些预警体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如果正确的预警被忽视了,人们会付出重大代价。不容忍零星的失误,在实践中改善预警准确性,也许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