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沒有覺得有時候一天很快就過去了而自己忙忙碌碌卻又覺得好像啥事都沒做?
這就往往是因為我們的小目標沒有規劃好導致的。
大目標不用多說,抬頭一看低頭一望,無處不見各種各樣的人生目標啦職業目標啦年度目標啦,國家還有各種多少年多少年規劃呢!
大目標就是我們心裡夢想要達到的彼岸。
既然是彼岸,我們當中有多少人詳細具體思考和實驗過怎麼划船怎麼跨過中間的溪流甚至江河的嗎?
筆者不想進行假大空的說辭,回到題目的原點,直接上乾貨吧。
人類底層心裡學告訴我們,也是遙遠的大目標或者大理想,對我們的行動往往沒有實際的行動指導意義或者推動力,這個就是為什麼我們很多時候是晚上想著千條路,白天還是走原路的原因。
那麼如何防止我們天天原地踏步走原路呢? 如何在我們既定的大目標的前提下一步一步實現當下的步驟而最終抵達終點呢?
這裡的一步一步就是告訴了我們答案。
想必我們很多職場中的人都聽說過提高工作效率的思維模型: 四象限法則。所謂四象限,就是我們把事情按照輕重緩急去分類,大體如下:
又重要又緊急,
又重要但不緊急,
不重要但很緊急,
不要重要也不緊急。
乍一看沒毛病,我們都看得懂。但是如果你覺得又重要又緊急的事情優先去做事是該思維模式裡面的重點,那就錯了。
對於緊急而重要的事情,我們確實應該優先去做,但是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解決這些急又關鍵的問題,我們的目標其實是需要減少這種緊急又重要的事情所發生的概率,不然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個人如果每天都要應付這種又急又重要的任務,是不是壓力超大?是不是容易焦慮暴躁,有時候甚至無法控制情緒? 可悲的是這種狀態往往是現在很多工作人員的狀態,陷入了假盲而又不懂怎麼突破,日復一日,對身心都是摧殘。
為了防止這樣的又急又重要的事情發生,我們就得增加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也就是要具體詳細規劃好每一步,千萬別拖到最後一刻了才著急,催命三郎一樣的,怪誰呢?
面對一個大目標,我們如何制定小目標,就是如何落實到現實具體的行動呢?
第一: 拆解大目標。
第二: 將拆解的目標細化到每一天的實際任務計劃
第三: 按照任務計劃每日堅持完成
抽象嗎?打個比喻: 我今年想去歐洲旅遊,那麼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應該怎麼做?
第一部: 拆解去歐洲旅遊的目標。
1.去歐洲哪個地方或者那幾個地方
2.去幾天
3.目的是為什麼
4.如何辦理出國證件 需要辦理多長時間
5.採用哪些交通工具?是否自己旅行還是跟團旅行?
6.當地的政治安全局勢如何
7.遇到危險如何處理? 找誰幫忙?
8.語言溝通有無障礙
9.預定哪裡的酒店?
10.當地的食物一般有哪些
11.準備帶哪些行李?
12.過去旅遊是否要拜訪親人或者朋友或者客戶
13.如果要拜訪客戶,就接著張開羅列準備工作內容
14.預算多少費用?不夠費用的話怎麼湊?
這樣拆解下來,是不是發現大目標沒有那麼空洞了?是不是每一步都明朗了起來?
第二步就是根據第一步的內容去逐個排查調查甚至研究,然後標記具體完成的時間,比如,出國需要辦理什麼證件?就要去咨詢身邊有經驗的朋友,或者百度了解,打電話給出入境公安廳等。了解辦理證件的時間和費用就提前安排,並且要知道其他多少才不影響行程,這個就是時間掛畫,簡單明了吧?
第三步就是檢查和確保第二步的行動任務及時或者提前完成,這樣一步一步,事情的進展完全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是不是覺得從容自在多了?
這種辦法就是第二象限法則,重要但又不緊急。
我們應該多多增加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這樣可以提高我們的人生和生活工作質量。因為如果不這樣做,很可能我們的生活就充滿了毫無意義但是又急或者又不重要的事情,生命和時間就這麼白白耗費掉了。
什麼是重要的事情呢?簡單講就是對個人發展和成長有幫助的事情就是重要的,比如讀書,寫作,演講,出書,創作,等等。
最後,方法千千萬,100個人知道,只有20%的人能去堅持執行,中間有80%的差距呢!成功的路上從來都不擁擠。所以,知道這個方法的你,如果覺得對自己稍微有點幫助的話,就可以現在當下做下來,拿出塵封已久的目標或者理想,好好思考規劃一下吧。祝君好運!
小紅豆
201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