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书笔记(一)

《红楼梦》常被定义为一部世情小说,真实而生动地反应了清代前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情世态,单是前五回,便可从冷子兴说荣国二府、贾雨村判案、黛玉进荣国府等中窥其一斑,但其主题意蕴的丰富性绝不仅限于此。《红楼梦》处处渗透着对人生的感悟,一种哲理式的感兴、感叹。而其感余之深切,却全在一个“情”字。

第一回,甄士隐听见跛足道人的《好了歌》时道:“你滿口說些什麼?只聽见些 ‘好’‘了’‘好’‘了’ 。”“好”既是“了”,“了”即是“好”,“红楼”一梦,万境皆空。空空道人抄录了《石头记》,“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易名情僧。其间流转无非“情”之一字,《红楼梦》亦如是。

顽石落堕情根,由僧道之语中生了凡心,受享尘世后又归于大荒山无稽崖,那悲欢离合、炎凉世态亦成一段陈迹故事记于石上,无论是石头还是人,在红尘情事中辗转了多少回,又归于虚空。美的东西幻灭了,这是很深的悲剧,而悲剧的美就在于在毁灭中达到完满,“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更有情痴抱恨长”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节贾雨村谈宝玉道:“置之於萬萬人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其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又在萬萬人之下。” 聪俊灵秀,所以从空来又可回空去,对于世间的纷扰羁绊始终有一点疏离之态,不屑经济之事;乖僻邪谬,所以不肯自持,一任凡心大炽,所以有情又色色留恋,爱一切美好的事物而眈溺其中。第五回警幻向宝玉道自己是“一番以情悟道、守理衷情之言”,此二者是中国文化之传统,以所历之情述己身之道,以理范情,以情维理,警幻受宁荣二公嘱咐希望宝玉改悟前情,而宝玉却失于迷津(有别本道“夜叉海鬼將寶玉拖將下去”),是否眈溺于情之故?脂砚斋批宝玉“情不情”,“凡世间之无知无识,彼俱有一痴情去体贴”。“情痴”所以引“情伤”,“情伤”后“情灭”,因“情灭”而“情幻”,因“情幻”而“情悟”。

“情”是什么?或许是对虚空本身的一种执着吧。心地含情种,法雨即花生,自悟花情种,菩提果自成。

——首发微信公众号【一期一祈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都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一曲红楼多少梦,最终不过浮华一片,往日辉煌尽散,独留众人叹息。 贾府,在黛玉进...
    桃枝夭妖阅读 583评论 0 2
  • 红楼,象征着富贵生活。红楼梦,指代此书中富贵的生活到头来只不过是一场大梦。南柯一梦,心中难免有一种难以诉说的悲痛。...
    Mr阿星阅读 10,441评论 0 8
  • 工作不分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唯一一样工作,我觉得是世界上最无用的工作:想方设法改造别人。 我们或多或少都...
    把大象装进冰箱阅读 685评论 0 2
  • 《人生海海》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得到救赎;《人生海海》不是所有故事的结局都能够圆满。 人生海海,人生如海一般,波涛汹涌...
    c子衿c阅读 603评论 0 0
  • 昨天考试考的不太好,原因是我看了部分题库,结果考的是别的题库,没有面面俱到,我看的都没考也是醉了,复盘一下我的60...
    duduwa阅读 11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