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系列是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去玩一个手机app并写出一篇文章。思考可能很粗浅,逻辑性可能不是太强,是作为一个促进我思考而写的文章。
尝试阅读的话建议请批判着看,有不同看法的话欢迎交流。
在图片上面加上标签有什么用?可以进行表达和引导眼球。
这是一个碎片化表达的应用。与微博和朋友圈不同,这个应用发布的图片可以在上面直接添加标签。假如说朋友圈信息就是图片+一段话的话,那么nice的信息就是一张图片+分割的一段话。将一段话分割开来,你可以用碎片化的一些词语来表达你发的这张图片背后的故事。
一个状态可以有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标签化可以将这些要素打散,在这张图片上面加上地点,加上心情,你甚至不用去思考如何去组织一个状态,只需要将重点的几个要素都标记出来就行了。
社区分享类应用,从用户的三种不同的行为——生产、消费及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来看。
对于生产,也就是发布信息,需要解决发什么、怎么发和为什么发三个大问题。
发什么,产品的功能已经限制了用户只能发布一张图片+N个标签+一段话形式的信息。
怎么发,发布信息的入口就在底部导航处用黑底突显出来,你可以选择在本地挑选照片和拍照。不过编辑照片的过程体验不是很好。总共需要经过3个页面才能完成编辑,页面的相互切换不能使用手势,只能通过点击右上角的“下一步”,并且当你在贴纸页面时不能按返回键回到前一个页面。3个页面中最令我困惑的是第一个页面,也就是截取照片的编辑页。底部的两个图标,第一个看起来就像是刷新,点击之后发现是反转,不过倒是问题不大,很容易知道。第二个图标太过抽象,我一直都看不懂,一个方框,会是有什么功能呢?点出来后反馈说是已锁定。试验了一下锁定再反转再解锁后又返回原状,真是费解。
为什么发,这也是非常关键的。
我在思考是不是人们在发信息时会有一个心理门槛,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照顾自己在其他人面前的形象,会去在意他人对你自身行为的反馈,就像一个人通常上不会在大街上随意地唱起歌来一样,他会去在意在大街上的其他人对他的看法,他需要为他自己为什么唱这首歌找一个正当的理由。如果是的话那么用户在发信息时也会有一个心理门槛,他需要为他自己为什么发这条信息找一个正当的理由。假如一个人想要发一张鞋子的图片,那他在发之前可能会先考虑一下其他人看到这个没有特别说明的鞋子的时候会怎么去想发布者。而这个应用里的照片+标签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一个任务,发布照片是为了完成为了标记标签上的物品和人物而做的一个任务,这个任务完成后会有一点心理满足感,同时在他人看来也会觉得发布者的这个行为只是一个单纯的标记,不会去考虑太多发布的动机之类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种发布信息的形式极大地降低了发布的门槛。呃……说得好像有点乱,不过,这也只是一个猜想。就是发布一个信息的时候会不会有一个心理门槛,这个产品是不是将这个心理门槛降低了。
为什么要发,需要满足用户分享的心理,当然了你也可以理解为炫耀显摆之类的,其实就是分享自己的一些东西,从中获得满足感啊等。发了之后需要有反馈才能促进再一次发,用户通过点赞数和评论获得反馈,应用中的点赞很简单,只需要双击图片就行了,而且点赞回馈很及时。
对于消费,也就是阅读其他人发的那些信息。nice将首页给了自己所关注的人,第二页“探索”里有根据热门、同城等推荐的照片。同城那里因为不能检测到我的地址给个大差评。还是回到信息那里吧,我觉得照片+标签这种组合极大地优化了阅读体验,速度很快,而且是碎片化的东西,你在脑子里直接浏览就过去了,比平常阅读一段文字时间缩短很多,并且你的大脑能够自己快速将标签组织起来。图片上面的标签是跳动着的,活动的目标容易吸引人的眼球,这点设计很好。
对于互动,就是点赞、评论和私信。不说了。
好了,吐槽时间到:
1. “发现”-》“探索”-》like图标与like数距离太远,很不解,点赞图标和点赞数应该是同一类元素,理应放在一起的。
2. 进入“探索”的搜索框后不能直接使用返回按键退出。
3. “个人”页个人昵称在最左上角,与图片分开了。其实这个也不知道是好是坏,只不过与常规不同这里提出来而已。
4. “个人”页逻辑奇怪,“照片”与“关注”、“粉丝”、“标签”入口不并列。“标签”、“关注”和“粉丝”三个都是入口,通向另一个页面,而照片则不同。对于这一个相信是设计过程中的疏忽。
为什么我会选择吐槽,因为这个应用在后台运行一个早上能够用掉掉我47M流量啊!看到的时候我眼泪都下来啦!
这几天事情真多,写这篇文章用时严重超过了一个钟了,写得也仓促了点,抱歉。接下来感觉还是自己去亲手设计一些东西会学得比较快,尝试去重设计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