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公布我们家的经营秘诀了

08.02晨读感悟

我的家位于云南东部的某个小县城,从我小学三年级也就是1997年开始,妈妈从水果零售转行卖烧烤。

她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让生意从初入市场的摸爬滚打期,进入了稳定发展期。又过了三年,大步迈进快速上升的红火期。

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红火期竟一直持续到了现在。这期间,市场环境曾发生过多次变动,但并不影响她的生意持续发展,且一直处于本县行业领先。

对此我很自豪,但没有认真思考过其中的门道。直到今天,晨读材料里提到的三个经商思维让我忽然之间明白了妈妈是如何有效经营,把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烧烤摊做大做强的。

1.关注更少,而非更多
大厨戈登·拉姆齐通过删减菜单,专注特色菜的方式,成功避开了“大而不精”的经营陷阱,为自己和餐厅获得了共17颗米其林之星。

妈妈也是这样,虽然食材越来越丰富,顾客的口味和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但她依然坚持做好招牌菜,坚持自己初创的口味,而不是随大流频繁改菜单。

没人会相信烧烤摊居然不卖豆腐,土豆片居然还要限量,就连酒水饮料也需要顾客自行购买。

很多人就连我自己也曾多次劝她:你应该增加一些菜品,你应该在烤肉里放一些孜然,你应该……

“不,我知道我的拿手菜是什么,我知道客人最喜欢的菜是什么。”这样的坚持换来的是名声远扬的特色菜和源源不断的顾客群。

2.关注不变,而非变化
Chanel品牌的创始人可可·香奈儿女士说过:“潮流易逝,风格永存。”这句话不仅道出了时尚圈的永恒规律,成为众多潮流人士的穿搭圣经,也道出了商界的黄金规则。

从1997年到现在,出现了很多新品种的烧烤食品,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眼馋的我总是提醒妈妈:新推出了某某烧烤串,据说很好吃,我们快去进货吧!

但妈妈通常只会进少量的货回来卖。我问为什么,她说:食物要原汁原味的才好吃,要坚持我们的特色。这些加工食品永远没法儿取代手工制作的味道,只能作为策略性的配菜来销售。

事实确实如此,妈妈做的卤鸡爪、牛肉串和糯米藕是我们家经久不衰的畅销品,几乎每个客人都会点上其中的一样。

明确顾客的终极需求,把握住不变的经营核心,让家里的生意一直蓬勃发展。

3.关注技能,而非装备。
装备并不是关键,技能才是关键。好的装备只是锦上添花,好的技能才是成功的基石。

20年的时间里,妈妈的烧烤摊除了一把大红伞,一个烧烤桌和一个置物架以外,基本没怎么变化。增加的只是几张桌子和一些凳子,中号篮子升级成了大号篮子,几十个盘子变成了上百个。

很多人以及我自己都会劝她:要不去租个房子吧!换一个更大的烤架吧!买一个新出的那种防雨棚吧!给你的“店”取个响亮的名字吧!

妈妈总是笑着说:没关系,东西好吃了自然有人来。装备够用就行,没有店名也无妨,我做的菜就是招牌。

确实,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少再有顾客会吐槽咱家的设备,大家关注的焦点还是食物的味道。甚至还有人这样说:吃烧烤又不是吃西餐,就是要用这些“老把式”才有感觉。

综上,妈妈的经营之道可以用“少而精、精且专、重技能”来概括。

当然,除此之外,妈妈的高情商也是她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她开朗、健谈、为人和善且心胸开阔,于是总有些“小妖精”要来认她做干妈,想取代我小棉袄的位置,急得我双手握拳、夜不能寐。

今天的晨读材料让我知道:原来,商业思维可以这么简单有效,也让我更加佩服我那只有初中文化的妈妈。在此,我想对她说一声:妈妈,您辛苦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