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人意外拍照发现撞脸马云成为“网红”,到重新回归大山,近日,53岁的“宜宾马云”周宗朝又拿起锄头,干起了捡鸡枞的老本行。
2年前,因为长相酷似中国首富马云,周宗朝被四川宜宾当地的自媒体竞相报道、宣传、包装、推广,不但登上了舞台,还在城市里找到了工作。在网红经济的热潮中,他尝到了长着“马云脸”的甜头,从最初的想挣点轻松钱、改善家庭条件,到通过演艺舞台、走秀舞台轻松走几步一次就能挣“几百块”,不但周围的人投来羡慕嫉妒的目光,老周也迅速迷失了自己,以“名人”自居,越来越膨胀,越来越功利。
在自媒体报道周宗朝第二天,有人请他站台、走秀,结果周宗朝见面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去走走可以,你们给我多少钱?”还有一次,当有人请他去走秀,骑着电瓶车去接他时,他竟然鄙夷地和对方说:“你就骑个这种车来接我?”
甚至,曾经给老周提供门卫工作的二手车市场也辞退了他。因为他没有能力胜任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他所在的二手车市场有两三百平方米,里面停了很多车。“我只负责看守,有人专门卖车。”周宗朝回忆,在他上班期间,发生过盗窃汽车的事件。可见,纵然长着“马云脸”,本职工作干不好,老板同样不会为老周的失误“买单”。
其实,在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可以说网络已经覆盖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似乎每个人都被裹挟着,或者成为“网红”,或者关注、消费“网红”。很多人陷入到网红经济的狂欢中,忘记了冷静地思考:认不清自己,没有内涵,缺乏品质的网红之路,究竟可以持续多久?
长的像马云,就意味着自己是马云了吗?
周宗朝虽然读完了高小,但他自称文化程度还不如现在的小学二年级学生。“很多字都不认识,说不出来,更写不出来。”搞演艺的老乡开出每场几百元的酬劳,确实很诱人,但是让他在舞台上学马云的动作,他根本学不来。而当地村民则认为,周宗朝性格内向,很少与人交流;即使有人主动与之交谈,也非常困难,往往是别人说几句,他回应一两个字。“只是形似,做不到神似。”
马云的成功,或者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阶段的胜利,离不开梦想和智慧的支撑,离不开脚踏实地、勤奋努力的拼博,离不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勇气和坚持,离不开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离不开思维的不断更新和丰富……
仅仅只有一张“名人脸”,注定要被打回原形,回归自然。
古埃及有句谚语:能登上金字塔的只有鹰和蜗牛。鹰先天就具有博击长空、来去自如的优越条件,而蜗牛如果要登上金字塔,凭借的只能是务实和沉稳。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人都应该靠内在的能力挣钱,而不是只靠“脸”吃饭。
认清自己,脚踏实地,是人生的大智慧。我们既然没有雄鹰翱翔蓝天的天份,那就应该学习蜗牛的务实和沉稳。心可以在云端,但脚一定要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