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写作?写作初心是什么呢?你还记得吗?
我已经忘记了明确的初心了,从小学开始写日记,留下的后遗症吧。哈哈
大家有很多初心,有的是真心迷恋文学;有的是才华横溢,不得不找个方式发泄;有的为了记录身边发生的有趣故事;有的是为了赚取稿费;一大波人是为了附庸风雅,以求出名。还有一种是又一次听蒋方舟老师说的:一个人没有别的谋生技能,不得不写作。
在我看来,以上的这些写作动机都好没趣。像鲁迅先生这样为唤醒国人而写作,动机瞬间高大上,这样的初心以及深邃的思想写出许多经典作品,不仅唤醒国人,雕塑了一代知识分子,还成为经典,影响了千千万万的后来人。如果当时鲁迅只是为了在动乱年代以多赚取稿费来缓解生活的拮据,一心想成为文坛大佬,不关心天下世事,那么以他的文学造诣一定可以文坛翘楚,生活优越,经常成为民国权贵大佬的座上宾。如果这样,鲁迅会有今天的影响吗?我想绝不会。
还有一种人的写作初心让我很是向往,就是写作不为别的,写作以言志,以寄情。像这样的人就比较多了,上自古代,下到身边的朋友,这样的人还是很多的。古代还是比较多的,他们没有出版社,没有稿费,所以大家的作品都很纯粹,不用迎合大众审美,只写心中所想就好了。我写作,我高兴,我想写什么写什么,五斗米都不能使我弯腰。信息闭塞,大家也不会因为写作而抄袭,在那个时候大家也以抄袭而羞耻。
现在呢?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恨不得每一个人都去开一个微信公众号,每天贴一些不知所云的文章,以搏人眼球,收获到名和利。
身边也有很多人写作,他们会把文章分享到朋友圈,分享到群里,美其名曰让大家指正,实则是要大家赞美一番。我读了他们的文章,都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没主题没思想,一点节奏感没有,不知所云。读完之后,你没有眼前一亮,也没有往下思考的欲望,更没有收到什么有价值信息,那么我读的意义在哪里呢?
不过倒也有一种有节奏感的文章经常出现在各个公众号首页。节奏感清晰,套路明朗。大约分以下几种:一种是A帅哥和他的女朋友,一开始很恩爱,后来因为选择工作不同分手了,一个简单的故事,然后接下来作者分析各自的爱情观,爱情面前谁也不会妥协等等;第二种是B小姐在工作中遇到喜欢的人遇到很多困难之后,发现那个人也喜欢自己什么的;等等诸如此类,你现在打开软件阅读十篇文章,你会发现其中八篇文章的写作套路是一样的,乏味。
最令我失望的是《读者》,微信上关注了读者原创版。当还没有各种自媒体的时候,《读者》还是纸媒杂志时,它可是我们心中文艺的圣殿啊,从中学到大学,每月必买的。身边的朋友讨论的经常是《读者》上的某篇文章,某个论点。然而现在微信公众号推出的文章都什么呀,真的是烦死啊。每天都是情情爱爱,写作节奏还都一样。已经没有一点有价值的文章了,堕落了。爱情纵然是永恒的故事话题,但是每天都推送,读者也不免疲惫了。
前一段时间,我在简书上看到一篇文章,我的评论是这样的:“如果你不功利的时候写出来的作品才会有灵气”。结果回复的人还挺多,大家都表示很难做到,既想不忘初心,又想按着赚钱套路写作。我并不奇怪,现在大多数人写作的人已经失去了写作的洒脱,作品里自然也不会有灵气冒出。前几天听马未都说了王朔的一个故事:王朔当时在写作,从外面回家,在大门口看见一个修自行车的,他觉得这人影响他灵感,影响写作,就问他“师傅你一天赚多少钱啊,”师傅给他说多少钱,结果王朔回家拿了三万块钱说“我这就三万给你了,你以后别在这修车了”。这故事多牛,马未都说王朔手里就三万,要是有五万就出五万了。看看人家大家的洒脱。
现在的文章都是一个节奏,编织一个故事,然后讲一些见解。很难看到一些客观直白文章,记叙生活中小情趣,却又写得栩栩如生的文章,还记得《爬山虎的脚》吗?写得多好啊,《趵突泉》、《济南的冬天》多么有温度的文章啊,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了。
现在写作者都没有生活吗?宅在家里,杜撰一二个小故事,就可以写作了?写作的初心在哪里?当然大家的初心肯定不一样,形形色色,所以希望这形形色色的初心可以写出很多形形色色的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