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是一种心理体验过程, 需要将心比心, 设身处地, 才能真正理解当事人的处境, 它要求我么将自己的内心世界, 比如情感体验, 思维方式, 与对方联系起来,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 和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
在决策时随意脱口而出的“如果我是你,我会怎样”的方式, 依然是一种以自我感受为主导, 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执行的行为, 在这种行为之下, 对方对说话者的建议和想法往往并不埋单。
换位思考的原因在于, 希望我们能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局限性思维, 培养同理心和批判性思维,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换位思考, 有三大步骤和一大法则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 我们要保持大脑和心智的开放, 让自己尝试接纳不同的价值观, 思维方式 , 生活经历。
我们要从心理上相信对方做出这样的选择是有原因的, 而不是只从自己的生活经验, 认知水平去嘲笑别人, 每个人的家庭环境, 经济条件, 生活都不一样, 我们总是习惯性的“以己度人”, 而只有当我们打开自己, 包容的去接受不同的价值观念, 才能做到真正的心不盲, 眼不盲, 看穿事物的本质。
第二, 要学会认真倾听, 了解对方的想法
对方的需求是什么?关注点在哪儿?为什么这么关注? 在听的过程中, 我们一方面要换位思考, 就是从对方的视野,对方的观点, 对方的身份地位去思考,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按照对方的思路和逻辑思考。
第三, 我们要做的就是共情, 这是换位思路的本质。
换位思考的目的是和沟通对象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了解他们开心的是什么, 担心的是什么, 恐惧的是什么, 关注的是什么, 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沟通和采取行动。当我们让自己沉浸在对方的情境中, 感知她的情绪情感, 思维方式, 生活状态, 我们才能真正产生共鸣。
以上就是如何实现换位思考的三大步骤 此外还有一个法则能够帮助我们提醒自己,避免掉入自我中心的陷阱 。
这一大法则就是六把椅子换位思考法则,这六把椅子分别代表了6个看待问题的视角。
第一, 主观视角, 也就是我们自己的视角, 我们要了解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第二, 客观视角, 就是第三人视角, 其他人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和他们的想法是否一样, 他们的想法有哪些漏洞, 尝试从其他人的回答中完善自己的思考。
第三, 相关视角, 我们要从当事人或相关人那里了解情况, 以及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以便我们在换位思考中能真正触及对方的内在需求。
第四, 发展视角, 当我们在聆听对方叙述的过程中, 需要情感的代入, 但不能完全沉浸在故事和情绪中, 我们还要保持清醒, 厘清时间的前因后果, 事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为什么会发生, 中间经历了什么, 事情的走向是怎样的。
第五, 积极视角, 如果对方向我们求助如何解决一件事, 而我们发现即便自己站在对方的角度也不能解决问题时, 可以尝试想象, 如果是自己推崇的榜样或者导师面对这个情况, 他们会如何解决问题? 积极视角这把椅子主要是为了推向问题的解决。
第六, 结果导向视角, 带着“问题已经解决”的心态去思考当下, 脱离情绪困扰后看这个事件的发展, 我们或许就能更客观平和的去应对了。
换位思考是一种态度, 也是一种能力, 这种态度建立在你的开放包容和对沟通对象的信任之上, 这种能力是一种高感知力, 能够感知到沟通对象的感受和需求。
我学到了什么: 换位思考, 就是要将心比心, 真正的理解当事人的处境, 有三个方法可以帮助到我们, 第一, 保持心态的开放,接纳不同的价值观, 第二, 学会认真倾听,了解对方的想法, 第三,用共情的方式感知对方的情绪。此外还有六个视角可以帮助到我们, 主观视角,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 客观视角,了解别人的想法完善自己的思路, 相关视角, 了解对方的想法,触及内在的需求, 发展视角, 了解事情的逻辑走向, 积极视角,尝试用导师的眼光去看待问题, 结构导向视角, 用积极解决完问题的心态去面对问题。
改变了我什么认知:1, 保持心态的开放, 接纳不同的价值观,2,在面对事物时, 除了自我的视角和对方的视角之外, 还有第三方视角, 事情走向视角, 榜样视角, 结构导向视角,去面对同一个问题。
我要坚持的行动是什么: 在与人沟通之时, 多用换位思考的角度,尽量站在对方的角度产生共情, 提醒自己不要陷入自我为中心的陷阱,同时也要尝试用榜样的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