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小长假,只可惜,不能回老家了。
正是一年农忙时,收割小麦。
小学的时候,我们还放麦假呢。老师家里也有田,也需要抢收。
那个时候有些累,但是也很开心。因为不上学,这样说来,学习对于大多数普通的孩子来讲,学习确实是一件不那么愉快的事儿。
好好学习,是为了走出农村,走出这片土地,越远越好。
到最后才发现,走不出的永远是自己的故乡。
大槐树下跑来跑去的孩子,印刷厂里日夜不停奔鸣的机器,大金鹿后座上棉被包裹着的冰糕箱子
那时候会想,多好啊,在树下乘着凉啃着雪糕,说不出的美。
那种儿时的羡慕呀,追随着冰糕箱子一直到看不见。
小麦黄了,小麦收了。
场院里自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晒小麦,从牛拉着碾子,再到机器轰鸣着脱粒。农村是一点一点的在变化着。
我会记得我家场院边的那两棵枣树,开花了,蜜蜂嗡嗡嗡,我们会捉蜜蜂,小心翼翼的拔掉它的蜇人的刺,去吸取它那一点可怜的蜂蜜。
当然也有被蛰的时候,也不怎么会当回事。
当然还有一种更有毒的枣树上的虫子叫zaojiazi,土话。反正挨着它的毛就会难受好多天,又红又痒又痛。
我会抱着家里的一床被子,用小麦秸秆挨着麦跺搭一个三角算是临时的帐篷,看场院的活是我来干的,防止有人来偷。现在想来我那么小能看什么呢?
不过是一个摆设,是不是那会全天下父母都不会想孩子被偷走的问题。
睡在草窝里,回想起来也开心的不得了啊。
睡沉了又能听到什么呢?
只知道那会弟弟小要在家,我们家有脱粒机爹张罗着就这麦收的好时节,昼夜不停的干活。有时候机器坏了还要修。
忙忙碌碌的,一个麦假就结束了。
种上了玉米,新的一轮庄稼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