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一个朋友的故事。她是一个程序员,沉默寡言,单身,朝九晚六。但有一天我发现,她的生活其实和表面很不一样。她有一个身份,坚持了很多年:做一个摇滚歌手。
一开始只是出于兴趣,在父母离异的悲伤无奈中学会了用音乐宣泄自己的情绪,到现在已经有不少的粉丝。
我问她:“为什么能坚持那么久?”她说:“你说坚持很难,但我并不觉得。因为我把它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对我来说,这件事情是我喜欢的,它让我在业余时间有了寄托,它让我充满勇气,也让我找到工作的动力。
“我是一个普通人,我的天赋很一般,爱情和婚姻其实也很难把握。所以,就把握住我主动选择的爱好吧。它有难度,也有空间,让我充满勇气,可以不断探索更多可能。比如,做一个摇滚电台。而且,这份爱好我也有收入啊,我可以用它买喜欢的乐器,也可以用它来帮助别人。”
听了她的话,我才明白为什么总是被她身上平和、愉悦的状态感染。因为这件事在日常以外为她建构出了一个独立的精神空间,这个空间里有他纯粹的热爱,也有她认可的价值。
丧、颓废、悲观,是一种本能,是一种对自我怀疑的本能渠道。学会丧的时候开解自己、解读负面情绪带来的意义,学会转念和乐观,是一场必须的修行。当你学会转念,找到自我,乐观起来,好运自然接踵而来。因为,它意味着你有强大的心态和能力去笑着面对失败,这,才是难能可贵的!
20171014晨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