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次参加党老师小组活动,今天的专题活动是凡老师主讲,以下是我爬楼后的发言:
“一个小时的时间爬楼,看完了我们各位优秀的老师的精彩发言。今天因为参加我们这里的一个培训,回家的时间有点晚。对此,这个点儿才发言打扰大家啦。
首先感叹李丹老师清晰的逻辑和精炼的语言。第一次知道李丹老师是看到王瑜老师转发的李丹老师的公众号,关注过之后,在上面发现了很多有意义的实用性比较强的教学内容,我手边的《轻轻松松当班主任》,这本书就是在李丹老师的公众号上阅读到的。
其次是通过本次的这个小专题活动,我第一次接触到了“主问题”这个名词。在我的课堂上,确实存在很多的老师的“碎问”和学生的“碎答”。以前我不知道怎么样去改善。因为感觉一节课下来,仿佛都是老师在不停的问,然后学生不停的回答,好像并没有哪一个问题是主问题。因为在我们学校,学校提倡用六步教学法,其中有一项是定学探究,我们老师在这一项里至少会抛出三个问题,把它命名为“自学提纲”,让学生围绕着问题进行回答。但是一些老师,起码在我自己的课堂上,大家会不停的围绕着这些问题,再提出很多的小问题。通过今天的这个活动,我了解到一节课就应该有一个主要的问题来让学生只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学习。
第三,作为一个已经入职三年的老师,在教学中关于课的设计和理论知识的接受与反思太少了。自己也有一些阅读,但是却没有形成文字。和李丹老师相比,和群里的很多优秀的老师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在这一方面是需要加强的。
总之,第一次参加活动,原来优秀的人就在身边,优秀的人还都这么的努力,所以只能向优秀看齐。”
加入这个学习小组,很偶然。前几天,说实话,开班两个月,每天除了忙碌就是忙碌,新学期的新职务让我对教学研究和专题阅读的时间减少了,不是不想,而是想不起来,惰性。于是,那天和王瑜老师聊天,她提出推荐我参加小组学习讨论。其实,我是蛮担心的,第一担心群里优秀的老师,经验丰富,独特见解;还有就是担忧自己是否能坚持。还好,群里的老师都很优秀而且很友好,并不嫌弃我这个职场小白。在群里一周,我分享了三次《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重读了一次《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的“五重教学”,并在教研活动中总结发言。不学习就要落后,教师成长就是“读书记录实践反思再记录”!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