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幸好有别离
——林清玄《人生幸好有别离》读后感
人生幸好有别离,是因别离苦而起的执着,到爱别离的豁然,最终走向平等心的智慧。与其说这是面对离别的态度,不如说这是一种对待人生困难的境界。
正如林老先生所言“有生八苦”中,爱别离苦是最能使人心肝摧折的了。童年时,会因为同伴的分离而难过,因为一颗树的枯萎而哭泣,甚至是一只蛐蛐,一只小猫都能轻易牵动我们的心绪。直到现在,背井离乡,离开故土去远方求学,每一次离开家都能让我的心坠上石头,沉沉的不舍拉扯着我。“会者必离,有聚有散”,世人皆知,可纵使如此,有时候看着春花落,秋叶起都会感到怅然若失,更何况是自己最亲的故土和亲人呢?我们为相亲相爱的人离别所流的泪,确实比天下四个大海的海水还多啊,我们所受的折磨,也确实比那海里的波涛更加汹涌啊。
别离永远无法避免,我们难道只能默默的承受离别的苦了吗。不,林清玄告诉我们:“爱别离”虽然无常,却也使我们体会到自然之心,知道无常有它的美丽。正如真花比假花更令人亲切,是因为真花会枯萎。我体会到别离永远不可避免。正如先生所言,“现在的不可留住,才是最大的“爱别离”呀!”因为生命的活动永不止息,盛世枯荣,生灭得失,正因为我们在如此热烈的活着,才会有这无穷的变化。在这浮浮沉沉的人世间,人们在得与失的执着中体会放下,在惜别与不能不别的永恒中珍惜现在。
何为分别心?《摄大乘论》有云:凡夫所起的分别,是由迷妄所产生的。也即是说,我们平常人对世间万物所升起的执着,对世间事物是非,善恶等取舍分别的心就是分别心,也叫“执着心”、“涉境心”。与之相对的是平常心,我认为平常心即是固守本心,不以外界的看法而改变自己对于是非,善恶等的看法。我的爷爷生在饥荒的年代,那时只有番薯地瓜,于是经常用这个来告诉我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可当我小时候第一次吃到番薯地瓜时,却觉得甜甜的番薯比饭菜还要好吃的多。这不正是因为分别心,让两代人产生了不同的观点。
天下没有最好吃的食物,饥饿的时候,什么食物都好吃。人生也是如此,我们要有平等的心,这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那些拼命攀登的人也许会笑我鼠目寸光,那些追名逐利的人或许会视我为愚蠢的傻瓜,正如先生所言“愚人笑我,智乃知焉”!人生的水若只有一般,可以因半空而惋惜,也可以因半满而庆幸;人生的低谷,或许你能找到生长在幽谷的兰草;人生的黑夜,你也将见到最璀璨的日出。
况且黑夜也没什么不好的,就像林先生所说“愈是黑暗的晚上,月亮与星星就愈是美丽了”,没有星星的指引,你怎么走出人生的低谷呢?如果不是雪山的漫漫长夜,佛陀怎么会看见天边明亮的晨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