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非遗传承人吴周福:热爱建盏,倾注一生

曜变建盏以其五彩斑斓、变幻莫测的斑纹,被誉为无上之神品。就像蝶衣、彩霞一般,逆转八百年时光不朽于世。而曜变建盏,则是很多建盏匠人的梦想。


吴周福老师

人生目标就是这样,只有守候才可能等到昙花一现的美好,否则你所以为的不过是作为一个泡影罢了。这是属于建盏匠人吴周福的场子,而在这片风云场里,他也将成为继承者所拥有的姿态。吴周福也是普通的一个人,他没有想到过爱好有一天会成为一个人助跑器,但他能好获得建盏界的支持也是名至所归。

吴周福,1975年出生于建窑遗址所在地――水吉镇后井村。从小就受到建盏文化熏陶,因此对建盏有着不同寻常的执念。那时候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吴周福却学会了自娱自乐,在各个废弃的窑址上走走看看,也就是这样一个契机,让吴周福对建盏产生了兴趣。

吴周福回忆,那时有不少外地人来到旧窑址收购旧黑盏,还看到有人在旧窑址上深深鞠躬,神色庄重虔诚,对老残片爱不释手。这让吴周福感觉到,那黑黑的小碗一定是好东西。

不过一开始,吴周福还没有过亲自烧制建盏的念头,只是想着收藏一些建盏。但慢慢地,在收藏建盏的这些日子里,吴周福越来越希望能够亲自烧制建盏。

坚持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有人能够坚持一天、一月、一年。但如果一件事能够坚持几十年,那就不仅仅是坚持,还是信仰。

吴周福为了能够烧制建盏,于是拜许家有为师。而吴周福的盏更是深得许大师的真传,特别是银、蓝油滴的斑点下,隐隐显现出曜变的神韵,黑如漆、声如磬,温润晶莹,瑰丽悦目。

吴周福收藏建盏已经二十余年,关于建盏的器形、釉色、斑纹,他都有着独到的理解。而且在业界率先试制出大斑点油滴,之后在此基础上,偶然发现油滴表面的蓝光圈与曜变很是相似。于是合理调配瓷土和釉料,在窑火中细心观察捕捉,把这一点当成突破口进行试验。

失败了,继续试验,再失败,再接着试验,如此反复,愈挫愈坚。而烧制建盏最不要怕的就是失败,每个烧盏人都是反复摸索出来的,唯有执着,才有可能成功。

之后,吴周福创办了建盏陶瓷厂,终于把梦想变成事业。而建厂只是吴周福事业的开始。他心中最大的梦想就是那一抹深藏记忆中五彩如星空的曜变倩影。

2016年3月,第一届开封市宋盏文化研究选拔赛被授予“优秀宋盏制作人”称号,荣获“金奖”。

2017年10月,南平市建阳区人民政府,命名吴周福为建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窑建盏烧制技术”代表性传承人。

2018年5月,吴周福作品《曜变建盏》在“首届中部茶器博览会”参赛作品中荣获金奖,9月荣获国际名将荣誉证。

2018年11月,作品《金丝万缕斗笠盏》荣获第二届中国世界遗产工艺美术金狮奖·建盏类金奖。

2019年10月,作品《金丝万缕》在第三届建窑建盏文化博览会“工艺精品奖”评选活动中荣获金奖。

2019年9月,荣获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宋韵建盏,专注建窑建盏文化传承,想了解更多精品建盏或更多建盏相关的知识,欢迎评论私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建盏的兴湮,是一部传奇。他被忽然投射而来的一道灵光唤醒,成就一代名器,短短400余年,又没入空寂。 闽北地区在宋代...
    鱼焉阅读 4,130评论 0 49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7,588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迷月闪星情阅读 10,620评论 0 11
  • 可爱进取,孤独成精。努力飞翔,天堂翱翔。战争美好,孤独进取。胆大飞翔,成就辉煌。努力进取,遥望,和谐家园。可爱游走...
    赵原野阅读 2,795评论 1 1
  • 在妖界我有个名头叫胡百晓,无论是何事,只要找到胡百晓即可有解决的办法。因为是只狐狸大家以讹传讹叫我“倾城百晓”,...
    猫九0110阅读 3,360评论 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