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提起自己的母亲,应该总是会有很多很多要说的话。我也不例外,可是母亲在我的记忆里到底是怎样的呢?什么样的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呢?或者说对我最深影响最深的是什么?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母亲是五十年代的人,外婆家和奶奶家都是那个时代的破落地主家庭,母亲和父亲都上过几年学,我的奶奶是小脚。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父亲和母亲的童年至成年,吃尽了不少苦头。
我有兄弟姐妹四个,父亲身体残弱,奶奶与我们生活在一起,虽然她想和小叔一起生活,但婶婶不同意。我的奶奶很爱干净,奶奶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每天一大早就起床,洗脸梳头盘发、从房间到堂屋神龛、到清扫门庭院子。所以,等我们起床,奶奶总是干净整洁的形象,家里家外干干净净。奶奶的话影响了我形成一个好习惯:早起和清洁屋子。所以朋友到家里总是说屋子干净,虽然房子不大。
我的妈妈,我认为是村子里最勤劳最辛苦的一个人,因为父亲身体不好,所有的体力活基本上都由母亲承担。也使得我从小就要为母亲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事。七岁为了带弟弟不能去上学,八岁进学校了,是背着弟弟上课的。农村娃所有应当经历的活我都经历过,打猪草,放牛,插秧,收割打猪草,打柴火,放牛,插秧,收割庄稼。母亲留给我的永远是忙碌的身影。一家七口人的生活压力,绝大部分都压在了母亲身上。“没时间,我忙着”是我听到的母亲最多的话。所以母亲从来没有叫过我们兄妹起床上学。她说“读书是你们的事,起床还用人叫吗?”确实是忙,等我们起床,她已经下地干活了,到晚上我们才能见到她家直到我上初中,家里都是我奶奶带领着我们四个孩子照管着。在物质贫乏的年代,冬天还是冷的,我们就不想出门干活,只想围着火塘烤火。冬天风呼呼的,看着母亲在水里的手,问母亲“你不觉得冷吗?”
母亲说“我不冷,风吹懒人,你当然觉得冷咯”。我很奇怪,妈妈的手,是暖和的。长大了,为生活奔波,一体会到了妈妈当年的“不冷”。有一次我的笔被同学偷走了,我告诉了妈妈,妈妈说“不要怪别人拿你的东西,只能怨你自己没有把自己东西保管好”。还有一次和邻居家的孩子打架,邻居父母向妈妈告状,于是妈妈二话不说,当着邻居的面就拍了我几巴掌。事后我问妈妈,又不是我的错,为什么你要打我?妈妈说“邻居上门来,我总不能让是人家下不了台吧”。这两件事,或许造成我遇到问题,总是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总是考虑别人感受多于自己的思维习惯,当然,难免会使自己受委屈。
与母亲的相处,潜移默化中,形成了我不怕苦和累,只要有希望就勇往直前的性格。母亲一生没和奶奶吵过嘴,在奶奶最后病倒在床的时候,母亲尽心尽力服侍,一直念叨着“家中有老,胜过有宝”。从母亲对奶奶的相处与照顾中,初略懂了何为孝。
乡村里,邻里之间总是会聚在一起闲谈是非,论家长里短。母亲总是说“哦,我没时间去跟她们聚在一起论是非,我还有好多事情要做”。极少参与其中,但是谁家有事需要帮助,母亲总是会最早到场。
奶奶去世时,亲戚帮助留下的柴禾和礼品,母亲紧着婶婶挑。旁人看不下去,觉得有失公平。母亲说“没事的,她喜欢给她,又不能保够一辈子用”。回头对我们说“兄弟之间不太要看重财物,伤了和气,不要让外人看笑话”。
今年母亲已经七十岁了,依旧身体硬朗,眼睛明亮,虽然已经不再耕作,仍旧不能停歇,时不时还要去村里做零工。为了能够为了方便去做零工,母亲在六十七岁的时候学会了开电动三轮车。说起学车,想起我们小学的时候自行车风潮,家里的耕地离家比较远,母亲总要走上近一个小时才能到地里,我们鼓动母亲让他学骑自行车方便下地干活,母亲总说“不学,我摔伤了麻烦就打大啦”。现在明白母亲那时不是不想学,而正像当下的我们不敢生病一样,肩上的担子不许她出意外。为了与我们在外地的子女经常见面,七十岁时,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微信视频聊天,看抖音。母亲一辈子,身教大于言教,而这记忆鲜明的几句话,却影响了我一辈子的处事性格,尽管她身上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不影响我继成了母亲勤劳、坚强、善良的品格。
我爱我的母亲!无人可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