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春节了。打点着回家的朋友又该操心订火车票、飞机票了。
离开家乡20多年了,除了闺女刚出生的几年,基本上每年春节都会回老家过年,回去看看老爸老妈,还有老哥,聊聊天,喝喝酒,乐呵乐呵,人多,过个节也热闹,不过说到底,回家还是因为躲不过心里的那份牵挂。
在外面飘着,过个节要冷清许多,诺大的一个城也空了,街道上、商场里没几个人,大马路上车也没几辆,浦东到浦西,二十几分钟估计就能从张江到徐家汇。
所以没事还是回家凑凑热闹。昨天看陆导的《四个春天》,片中的场景一下就把人带入了了熟悉的春节气氛,让人不禁想家。
那时候每年春节前回到家,基本上也都是年二十九、三十了。老妈一般总是在下午的时光准备各种好吃的,支开了锅,油炸各种美味,绿豆丸子、小廋肉、虾米、鱼块、藕合、黄花菜,裹上一层鸡蛋面糊再下锅,不一会黄澄澄的便出了锅,满屋子的香味,让人垂涎三尺。
我和老哥总是还没等全炸完,便从盆里拿刚出锅的小廋肉、虾米、藕合吃起来,最喜欢吃藕合,两片藕夹着肉,香啊,还有油炸小虾也很赞,虾皮已被炸的焦脆,入口咔嚓响,虾肉Q弹,美味。
老爸在这两天总是拉上我们哥俩,一起搞大扫除。屋里屋外,犄角旮旯,把堆了一年的废物清理出去,有时也重新归置归置家具,换换摆放的位置,擦洗桌椅,忙的个不亦乐乎。
整理妥当,三十下午,一块包饺子,老妈擀皮,我们几个包,肉馅素馅都有,肉馅一般是芹菜肉馅,素馅一般胡萝卜粉丝馅,三十晚上吃荤的,初一早上吃素的,据说是新年第一顿吃素,求个肃静,保一年的平安无事吧。
下饺子前,放一挂鞭,算是辞了旧,再老的说法,就是把“年”这个怪兽吓跑,噼里啪啦一炸,也去去一年的晦气。饺子出锅,一人一大碗,管饱,吃个过瘾。
酒足饭饱,前几年的传统节目就是看春晚,守岁。快过十二点时,披个袄出去再放一挂鞭,这算是迎新了,新的一年,霹雳吧啦炸开个好兆头。三十晚上一般都熬的比较晚,初一早上睡个小懒觉。
这几年,春晚是越来越不爱看,也许是年纪大了的缘故,什么歌星影星的也有了代沟,我认不得他,他也不认识我。刷刷手机,聊聊天也就过了一晚,睡的也早了,有时也等不到十二点,就倒头呼呼大睡。一觉天亮。
初一早上,下饺子前依旧是一挂鞭。放完,吃一碗热腾腾的素饺子,便去串串门,拜拜年。互相道个新年好,图个吉祥,小朋友们这时最快活,嘴甜点,或者磕个头,就能收不少长辈们的压岁钱。
挨到中午、晚上,就是丰富的大餐了,老爸、老妈一般会做一桌子的菜,拿上一瓶好酒,庆贺新年,喝着酒,聊着天,交流交流一年的过往、所得与所想,也是温馨的很。
假期的几天,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状态,好吃好喝,也好玩,还有一个就是在家里往往是最放松的,趁着假期可以彻底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这也是吸引我们过年经常回家的原因之一吧。
不知不觉又快到了年关,今年,没什么其他的事的话,还是回家过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