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翻阅了周岭的认知觉醒,以下几点观点触动了我。
1.人的大脑分为3种,古老原始的本能脑(爬行脑,蜥蜴脑),年长的情绪脑(猴子脑),年轻的思维脑(认知类)。遇到事情,往往本能反应以及情绪反应的速度以及力量会优先于思维反应。所以,遇到事情,先冷静一下,勿上头,经常等等思维分析,养成理性判断习惯。
2.先完成任务再放松,或者先放松再去完成任务。作者的观点,先完成任务,再放松,那样的放松才是无顾虑的。如果任务未完成,放松也不会完全放松下来。
3.学霸都是刷错题集。是的,在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努力,就可以获得了新的认知,积累新认知。如果一直在自己会的地方刷题,是会很轻松,但是会浪费时间,没有积累新认知。不能处于舒适区,要处于拉伸区。
4.平台期,认知每提升一阶段,你会发现提升的速度缓下来了,脑袋有时候会感觉空空的,不要焦虑,那是到了平台期,就像爬楼梯,爬高一阶,休息下,更好地往上爬。
5.元认知-也就是反思。脱离自己,反思自己的过去发生的事情,反思自己的行为动机。经常反思是刻意练习,提升认知的关键。这三年来,事业暂停。但是,我有更多的时间反思自己,梳理自己的前半生。治愈了自己,收获了一个身心健康的自己以及收获了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以前,带着童年成长的痛负重前行,没有自我的引领,找不到自我,很努力,可是前进艰难。这三年,通过不断反思,我不仅找到了我自己,确定了自己的重要位置,现在,没有背负那么多的痛苦,有了自我的指引,我可以更快乐地出发。
6.深度关注。有了小朋友以来,小朋友自己在沉迷做事情,我都提醒自己不要破坏到他的关注力。看完这本书,我看到了一个观点,吃饭的时候,就只吃饭,看书的时候就看书 刷牙的时候就刷牙。一次真的只做一件事。这样可以避免焦感受提升专注,收获各种认知感受,获取心流的幸福。举个例子,瑜伽,佛教衍生出的强化身心的体系。好比道教的八段锦,好的东西适合传承下去。瑜伽也是。我喜欢练瑜伽,可以关注到自己的身体部位动作以及呼吸。主要是感受到自我。
7.认知体系:每个人的认知体系不一样。在认知舒适区边缘吸收某人或者某本书触动到你的那个点,这样你自己的认知也就会一点点提升了。多经历,多看看,多思考,触动的点会更多,认知成长也在慢慢发生。记得谁说过一句话,看到你讨厌的人的一个优点,这样你就不讨厌他了。讨厌是一个情感判断。主动观察分析他的优缺点,这就是理性判断思维。同时提升认知。
8.学习的最高效是输出,传授。
这是今天阅读本书,觉得很有意思的一些观点,记录分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