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成功之母(新阶段日更之第4天)

我们通常都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挫败的累积往往会让人缺乏动力,失去继续努力的信心。

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里经常是"自卑打卡营",收到的反馈和评价最多的是:“你怎么那么笨!你永远都学不好!”……而回到家里是"情绪内耗厂",收到家长的反馈最多的是妈妈的批评、唠叼:"你怎么考那么差,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没用的孩子!”……那么这样的失败也不太容易激发孩子的动力,创造成功。

现代越来越多人相信“成功是成功之母”,这一观点源于社会学与心理学领域,强调成功经验对后续成就的积累作用,其核心理论支撑包括"马太效应"和"胜利者效应”。

马太效应: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提出的概念,表明“强者愈强”的现象:成功者通过积累优势(如资源、信心)获得更多成功机会,形成正向循环。

胜利者效应:心理学研究发现,过往的成功经历会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决策能力,从而提高后续挑战的成功概率。

如果说一个孩子经常上学迟到,同学们都叫他"迟到大王",他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没有办法按时到校。有一天同学约他星期天去体育馆打篮球,这是他最喜欢的体育运动,那个星期天他提前半小时早早就起床了,这样的一个成功的经验让他感受到,原来自己是可以早早起床按时到校的,从那天起他迟到的概率就大大的减少了。
在咨询当中,我经常碰到这样的孩子,他觉得在家里没有人理解他,也没有人相信他。每天放学回家,爸爸妈妈就像警察抓小偷似的监视他在做什么,经常找借口到他的房间,不许他关门,因此他很沮丧和生气,常常和父母顶嘴、故意不学习,但是也会自责和内疚,因此很痛苦。在咨询当中我询问这个孩子:"在这么艰难的处境下,你是怎么还能让自己保持在学习的状态,并且成绩还比较稳定的呢?""你是如何没有被这些困难打败的?”我看到孩子沮丧的眼里突然有了光……

焦点解决认为,每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通过跟他人的互动完成的。当孩子真正的努力了但没有考好的时候,他更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和共情、包容和支持,这样他就不会畏惧挫折,拥有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当他有了一些成功经验的时候,我们更需要跟他一起去探讨:"他是如何做到的?"让这些成功经验得以强化扩大,继续延伸到其他方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常听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失败为生出成功的儿子来呢?也许这句话本身就是错的。正确的话应当是:成...
    薛振蕾阅读 3,833评论 0 1
  • 孩子考试失利,被问到我的应对方法,我说,帮孩子一点点收复失地吧,从作业小考开始重拾信心。 因为认同胜利者效应,胜利...
    小夜_f266阅读 1,150评论 0 0
  • 失败是成功之母。从小我们就耳熟能详。 可是真的完全是这样吗?失败是成功之母,往往是对于有坚定意志力的人而言的,心怀...
    那妩阅读 1,300评论 0 0
  • 今日阅读《态度》一书,书中谈到成功是成功之母,以前记得听过一句“失败是成功之母”,现在我更多的认同“成功才是成功之...
    Lily成长之旅阅读 799评论 0 0
  • 马太效应:“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
    惜漠然阅读 2,405评论 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