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失败为生出成功的儿子来呢?也许这句话本身就是错的。正确的话应当是:成功是成功之母,失败是失败他妈。
经济学和社会学上有个马太效应,指的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马太福音》25章29节:“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每一点小小的进步,每一个小小的成功,都可以让人更加自信,获得更多资源。而这些增加的资源也更有利于后来的成功。每次失败,总会损伤自信,减少奖励,降低他人对你的预期。虽然可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但成功后也一样可以通过复盘来优化自身能力。更可怕的是:多次的失败容易导致信心的崩溃,进而一败涂地。
从生物学上看这句话也是对的。《人生十二法则》提到:科学家已经证明,失败会重构龙虾的大脑,好适应卑微的处境。龙虾大脑里有两种调节神经的化学物质:血清素和章鱼胺。胜利的龙虾会分泌更多的血清素,更少的章鱼胺;失败的龙虾正好相反,会分泌更多的章鱼胺。如果给失败的龙虾额外打一些血清素,它就会有勇气再次挑战之前的胜利者。研究表明,人类和龙虾的失败者不光行为和体验上相似,生理过程也基本一致。一个人失败了,他大脑的监测机制也会调节血清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