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以前从来不留长头发的我,自从有了娃后,头发是越来越长,马上快长发及腰了。
正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剪短,毕竟这么长时间了,也是有感情的嘛!
我问男人:“你说,我是留长发好看还是剪短发好看啊?!”
男人听不懂,只顾举着奶瓶喝。
“妈妈要不要和你一样剪个短头发啊?!”
我的小情人摇摇头说:“不要剪头发!”
“那妈妈留长发好看吗?”
小情人笑眯眯看着我点点头,一脸的诚恳。
“那,妈妈短头发好看吗?”
小情人依旧是笑眯眯点点头,奶嘴不离口。
当然了,男人嘴里能说出句句好听让你高兴的话,那么,这个男人大概也只有3~4岁不到了。
否则,就是如下情景(图长,请乱入):
是啊,有如此诚实又嘴甜的小情人,谁还在意猪队友一样的老情人?!
甚至,好几个夜晚,隔壁床位这个老情人表示他要在外地开会回不来,电话这头表示遗憾,心里却乐开了花:好啊好啊,今天可以和我的小情人单独睡了。当然,或许,电话那头的老情人也很高兴呢:好啊好啊,可以清净享受单身时光了。。。
这几年,世面上流传着一种鸡汤,说的是,将来要和你共度一生的是你的另一半,而不是你的小孩和你的父母。所以,你一定要更重视你的另一半。
可是,当有了孩子,谁说过这句话?Who care?
实际上,我们这些凡人也根本没时间去care,整天围着孩子转。
自己的孩子都不care,你还指望别人来care他?
02
曾几何时,我很鄙视那些天天眼里只有孩子的母亲。
在N年前,曾看过TVB邓萃雯主演的那部《巾帼枭雄》,完后当时刚踏入社会不久的我,还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小学生观后感,抨击了配角:自私的“绵里针”大奶奶。
看看,古代的女人真是可悲啊,人生里只有男人。那个男人是没什么指望的了,三妻四妾的,就只有为自己的儿子算计一生了,但结果却误了卿卿性命。
还好我们生在新时代,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有自己的理想和事业要去追求,人生充满无限的可能和精彩,怎么可以被孩子弄掰了飞翔的翅膀呢?做女人应该要像女主四奶奶那样,刚强有个人追求。
现在,我觉得我能体会这种心情。
年初很火的《知否》里也有一句反复唠叨的话: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
反派的小秦氏,其实也是一门心思为了自己的儿子,可惜方式却用错了,这是单向的输出。之前都没做过起码的调研,对客户需求也不了解,而且手法卑劣。这就不是爱,而是害了。
现在,我是一位“真香”老母亲,看着熟睡中的孩子,可以啥也不干傻笑几个小时。
满脑子都是美好画面。。。
尤其冬日将至,孩子()热炕头,啊呀,多么美好的画面啊!男人?嗯,可以在括号里。
大概是人到中年,觉得能握在手里的才是最真实的幸福。
平淡一点有什么关系,轰轰烈烈的,小心脏才受不了。
对于我来说,这个能“握住”的不仅仅是小情人的手,因为他现在还比较小,好掌控嘛!
喂,不是!
是孩子还小,可塑性强!
老母亲的挑战欲爆棚!
03
不好“掌握”的恐怕是已经“不可雕”的男人了。
除了同样《知否》里的明兰,有意无意中驭夫有术,二叔能有风光的一天不乏明兰的几语道醒梦中人。
要塑造一个已经成形的男人,难度是真的高啊。。。
以前挺喜欢一个悬疑小说作家一枚糖果。她的小说里一般都有高富帅,但高富帅还都有个强势的又带有点恋子情结的老妈。
想想,本来一腔热情的女人们,改造情人计划失败,热情又或多或少地转移到小情人身上了。
当然,这是极端和危险的心理。
但在女人们的育儿道路上,战友的缺位倒是蛮常见的现象。
虽然,战友可能在以另一种形式创造粮草和子弹。
老母亲们的付出不是理所当然,但也不能自己被自己理所当然地感动。
甚至,很多时候,我觉得亲情可能是一种单向的付出,上一辈对我们付出,我们怎么报答和所谓的“孝顺”都是还不清这种恩情的,唯有传递到我们的下一代,让这种爱延续。
这才是一代代之间最好的回报。
所以,对自己的小情人“情深似海”也无可厚非。
长大后,彼此尊重即可。
你有你的狐朋狗友,我有我的老年广场舞。
搞清楚这些,以自己所能尽量给到孩子好的,又有何不可。
网上很多网友批评李湘的“富养”女儿,但人家有自己的资本,有自己的想法和方式,我们何必操心。可以不赞成,可以不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当然前提是你也有这个资本),但自己的娃终究自己和娃说了算。
04
再来看看,有了小情人后的老情人。
昨天晚上,常规11-11-7工作制的隔壁床位老王一反常态地早回家,自顾自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啃着干硬的风干牛肉,畅喝着夺命大乌苏。
突然他一本正经地和我说:“我最近怎么总是凌晨四点就醒了,然后翻来覆去睡不着?”我看了他一眼:“我怎么知道?”继续搂过举着奶瓶畅喝着奶粉的宝贝。
“是你不关心我了。”老王若有所思。
“彼此彼此”我抢答道。
想想,孩子出生后,确实更多的精力都花在了孩子身上。
再想想,其实我们也没啥特浪漫的事。
打电话从来不会超过1分钟,在一起就是各玩各的手机。
但是我觉得能有时间在一起,各玩各的手机也已经很奢侈了,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工作狂来说,这是一份难得的慢时光。
两个人在一起,尤其是人到中年,轰轰烈烈真的受不起。
能有共同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各有自我约束力和驱动力,还要求什么更多的呢?
最多就是盼望着多一些时间,能和孩子在一起,陪伴他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