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0709 一明心悦读
王阳明虽然只活了57年,但是他波澜壮阔的一生很是让人赞叹!毛主席也曾经把他誉为“古今两个半完人之一,一个是孔子,另一个就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看见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几乎所有实干家都是王阳明先生的粉丝。近代经营之圣更是阳明先生的超级粉丝。今日通过学习冈田武彦的《王阳明大传》一书,让我们对王阳明有了更多的认知!
阳明出生与五溺时期。1472年农历9月30日,王阳明出身于浙江余姚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小时起名叫王云,据说直到五岁还不会说话,后来被一位道士指点,其祖父把他改名为王守仁。改名后不久,就能说话,而且还能作诗,并且水平相当高。年轻时,其生母就去世了。后母对他不好,从小阳明先生就懂得用计谋改变后母对他的态度。在阳明笃定于儒学之前,他先后学了五样东西,有阳明五溺之说:1、学习游侠,后来想着当侠客闯荡江湖,没什么出息就放弃了;2、骑射。学骑马射箭,学兵法,为他后来的百战百胜打下来重要基础;3、辞章之学,学李白杜甫苏东坡作诗写词,后觉得无趣也就放弃了;4、学习神仙之术,跟很多道士交朋友,并且达到了较高的境界,觉得不究竟也放弃了;5、学习佛教,阳明心学与佛教有着极深的因缘,后感觉自己不能忘却对父母及祖母的思念,也放弃了。王阳明最终能够百战百胜,文采斐然,书法出众,他的“心学”融合了儒释道三家之精髓,何尝不是他少时的杂学之功。
科举仕途及龙场悟道。阳明先生21岁乡试成功,考中举人,22岁参加会试失败。三年后再次参加会试,还是失败,这是周边流言蜚语,王阳明却很淡定,他说了一句非常具备圣人气象的话“世皆以不第为耻,我以不第动心为耻。”28岁重新参加会试,这次终于进士及第,从此走上了仕途。35岁的时候,王阳明遭遇了人生最大的挫折,得罪了宦官刘瑾被打入大牢后杖责四十,后又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37岁在龙场悟道,了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从此开启人生新篇章。38岁,首倡“知行合一”的理念,深刻影响一批又一批人,阳明先生的众多学生多数都是官员,且官位比他还大。
百战百胜与我心光明。1517年(45岁)开始担任江西巡抚,平定各方匪患,取得了百战战胜的惊人战绩。并且用40多天平定了危及明王朝政权根基的“宁王之乱”,可谓奇迹。战功斐然,却依然被小人诬陷,但是阳明先生凭着“良知之学”一次次化解了危机。先生在57岁时,打完人生最后一仗时,从南宁回家。路上广州,休息之后乘船走到江西境内的青龙铺,大概早上八点左右王阳明去世。离世之前,阳明先生留下千古名句“此心光明,夫复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