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何政策都是有痛苦者和红利者,好的政策多数人享受红利,部分人痛苦但也不至于很惨,坏的政策多数人痛苦不堪,少部分人坐收红利。
2.至少有一点还是值得骄傲。疫情这么久了,从来没有一个获得广泛支持的提议,要搞个国家层面的弥撒/宣礼/水陆法会/罗天大醮啥的,反而是宗教场所始终遵循防疫要求,毕竟傻子还是没占优势,可以了。
3.如果你在竹篓中只放一只螃蟹,必须要盖上盖子,否则它就会爬出来。但如果你多放几只进去,就不必再盖上盖子。因为当一只螃蟹爬到篓口时,其余的螃蟹就会拖它下去,如此循环往复,就没有一只螃蟹能够成功爬出来。这就是螃蟹定律。
4.爱学习并不能让人变厉害,因为大部分成年人的学习,都是毫无目标的。他们考研是因为找不到好工作;他们学成人英语是为了抵消不成长的罪恶感;他们考各种证书,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找工作的时候多要500块钱薪水,仅此而已。他们对怎么用这些知识来改变生活现状一无所知,他们的学习只是用来缓解自己的内心焦虑,所以并不能改变命运。
5.亲人去世葬礼上一滴眼泪都没有,心里异常的平静,日子该过过。但是过了些许时间,某个时刻,某个场景,某个心情,发现这个人真的离开了自己,离开了这个世界,再也不会出现了,就会忽然心疼,忽然泪流满面,不能自已。就像老许的那句歌词:“广播里响起的歌,是恍若隔世的注解”
6.1、想让孩子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应该给他什么样的教育。
2、打工人的教育模式与传承和创造财富的教育模式有本质的不同。
3、财富从来都是美德的副产品。只有传承美德,才能传承财富。
很多人对财富抱有一种错觉,以为创造财富只需要关系和运气。实际上创造过大量财富的人都明白,天时地利,关系和运气,都需要有,但是最重要的是人内心的美德。
7.一个人成长的最大敌人不是无知,而是自认为掌握了知识的幻觉,很多人没有能力也不愿意主动承认自己的平庸,越是能力和认知水平低下的人,越是会有一种没来由的自信;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由于智力和认知、知识和阅历的局限,是很难做到准确客观的,往往会主观臆断,所以一定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8.近几年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人完全不需要太懂事的,你只要形成自己的一套行事风格,并发自内心不觉得有任何问题,那你身边人就会自己调整、变换出一种能和你相处下去的模式和心态。你不想想办法,别人就想想办法,非常神奇,「想办法」守恒。 ” 这就是达克效应,即达尔文所说:“无知要比有知更容易产生自信”。
9..我们这个时代的多数人都不了解经济学,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今天政治争论的重大问题都是经济问题。……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政治舞台上每天讨论的话题只能通过经济学的推理而得到理解。但是人们,甚至民权领袖、政治家、编辑,都不愿意进行任何严肃的经济学研究。他们以其无知为荣。他们担心,了解经济学可能有损于他们天真的自信及其因重复随手捡来的口号而产生的自满。一一米塞斯
10.一桌子人吃饭,没有分餐没有公筷,就相当于交换口水,一群人相互kiss差不多的。经常应酬的人,很大比例是肝炎患者或者表面抗原阳性。另外,也很容易得流感。至于新冠,不知道!
11.好多事真是,知行合一,做不出来就不算是真知道。比方说我也能说出一些问题,但让我自己去解决,我应该也没能力解决。
就像画画的人一般都不喜欢搞批评的艺术理论家,一个理论家说的再怎么漂亮,他自己下笔画一下啥都没有,那也没啥意思,说的话就不见得对。纸上谈兵谁都是军事家,但真把军权交给你,千万名将士的性命和国家的前途都让你来决策时,那就是见真本事了。
治病啥的也是。真治病的时候,谁也不能说指望着科普专家给治病,还得是有临床经验的医生,但是有临床经验的医生都忙的脚朝天,你不去挂号,人家哪有空给你念叨呢?
科普的意义,也许就是让人知道人的边界在哪里,哪些事咱做不到,哪些事得自己拿主意。到了最后,我们会发现,真正意义的掌握知识,其实是让自己成为那个负责的人,是让自己去面对那个残酷的现实,是让我们去直面痛苦的。
所以说,教育的难处,也在于我们并不是在交给学生一个通天的钥匙,因为我们自己也没有。教育到了最后,只不过是让学生明白自己要面对的困难到底有多么困难而已,接下来怎么选,是勇往直前还是坐以待毙,还是交回到学生自己手里。
人只能靠自己,没别的办法。到头来就只有这么一句最有用。你说这不是废话么?对啊,你不行就是因为你觉得这是句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