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因为冠心病这是第四次住院了。第一次是2015年冬天,73岁的婆婆下午打牌回家吃晚饭,半路上忽然肚子疼倒在地上就站不起来,多亏村里面的人立马叫来120把她送到医院抢救,当时医生就下达死亡通知书,让所有亲人晚上赶到,立马手术。幸运的是婆婆的手术很成功,术后恢复的也很好。感恩医生的高超医术和医德。
从第1次手术至今,婆婆的心脏搭桥术相继共做了4次,每一次婆婆住院都是我老公接送,办理入院、出院、手术相关事宜;大姑姐就跟着在医院陪护。因为我老公是开出租车的,他来回接送是最应该的;大姑姐一字不识,在乡镇中学食堂里打零工,于是乎兄弟姊妹们公认他们的时间最充足,他们的事业最微不足道。
特别是我大姑姐,虽然是干最累最脏的活,但也不是想走就走,想来就来的岗位呀?可是每次老人家生病住院,不管大姑姐有多忙,必须放下手中的活来到医院陪护。老公的大哥二哥三哥几家人,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在家里没时间过来,每天倒是来几个电话。一直以来,三嫂为公婆花费,从来是一毛不拔,这次还好,听说三嫂愿意平摊老太太一部分住院费用了,也算是好的开始吧。
说实在的,上班族真的是没有自由时,我也是趁上班前或者下班后给婆婆和大姑姐送点吃的用的。
特别感谢大姑姐和大姐夫为人忠厚老实,为了父母任劳任怨。
婆婆一生育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生病住院虽然只有大姑姐在身边陪着,但其他的儿子儿媳妇时不时还去看望一下,至少也是个安慰。
想想我们独生子女的家庭以后老了怎么办?大姑姐虽然一字不识,可是她不傻,她经常说:
你们把独生子培养的太优秀了,长大以后出远门工作的,甚至出国留学,剩下空巢你们老人在家,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远在外地的孩子也指望不上,那你这个孩子等于就白养了,所以说不要苛求孩子太优秀,顺其自然,让孩子快快活活的长大,不要为了学习成绩打孩子, 让孩子从小活得开朗一点,以后干点苦活累活怎么了?又累不死人?只要他孝顺就是好孩子。
大姑姐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虽然老公的哥哥嫂嫂们起步早,家庭条件都不差,但是他们的为人却比大姑姐差多了。
憨憨的大姑姐,经常被几个嫂子说过来,说过去,她从来也不生气,即使生气也不会露在脸上。村里人都说她巴娘家,娘家的一条狗都是好的,也许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