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9日,回家的地铁上了。
离职整两个月,刚面试完2家,让回去等通知。
莫名一个人很落寞,即使对工作不抱期待,但那种不被人认可的心情还是挺难过的。
每一次都是裸辞,每一次都是在裸辞后短暂狂欢,就陷入四处奔波的轮回了。
总是被问到离职原因,明明是每个人心知肚明的,如果能够继续做下去的,为什么还会离职呢?
老实回答的结果总是杳无音信,后来学的狡猾了,就开始在面试官前说是自己的原因。
大家总是要很装地,来试图通过一次面试来完美地表现自己,面试者要装自己很厉害配得上他们的公司,面试官要彰显公司的魅力,在某某界非常有实力。
大家总是不能坦诚相待地,微笑着带着一张假面具。看懂了,就觉得这样挺无趣,可,社会的约定俗成大抵如此,也就只能习惯了吧?
面试了好几家大公司,一两百人的企业,大家坐在一块儿办公区里,一人一个工位,忙不迭地做着自己手中的事情。
面试官的数量也会从1升级为3,坐在桌前面对他们的提问,我总显得不堪一击。后来当然也是显而易见地败下阵来。
面试的工作很多,通过的很少。一部分原因取决于工作经历,大部分原因取决于自己的表现,我深知自卑怯场紧张,语言表达不清晰是很容易减分的,可就是改不了这样的习惯。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自卑的呢?连自己也记不清了。后来在面试结束后才会想起来,曾经也是国家奖学金的获得者,在诗词学会的刊物上发表过诗词的,我怎么会自卑成这个样子呢?
平平无奇的人在面试中总是有太多局限性的,尤其是因为你是专科,别人总是会认为你是学习成绩不好的那个,在面对相同的可以胜任他所需的工作职位时,会理所当然地选择学历更高的那一个。
且学历低者会理所当然地失去索要本科可索要的正常薪资水平,大抵是你从前只努力了这么多,你将来也只配这些薪水罢了。
虽然在找工作,可那种抗拒工作心情也从未消失过。如果不是为了满足正常的生活需求,并不想硬着头皮,与人接触太多。
确切点说,有社交恐惧是真的。我记得我好像从前也不是这样,后来为什么话越来越少,接触的人也精简了,我也是真的不记得了。
朋友说没有工作不必焦灼,第一焦灼了也没用,第二,如果没有工作就当作是给自己放一个长假吧?趁着能够好好休息的时间,好好休息,等到工作了,休息的时间就变得弥足珍贵了。
朋友说的也对,但是爸爸一个电话会让我觉得,不工作,家人是会担心的,不工作如何能够存来买口粮的钱呢?
今日才交了房租,1300,说起来也属于日常消耗了。除却工作,兼职挣钱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看着很多月入过万者,主业+副业的模式,也会想他们是怎么确定自己的职业,又是怎么把自己的副业干的风生水起地呢?实在没有别人的头脑,挣钱的秘诀掌握在别人手里,不会有人真的和你说。
会做很多异想天开的梦,当今是流量时代嘛?能不能自主建立自己的流量圈,有许多人知道自己呢?能不能成为一个知名博主,小有名气呢?能不能在自己可以从事的行业领域内,推出爆品呢?
这样,就证明了,看呀,我也不是真就那么弱。那些面试官要求讲自己在工作中有什么优异的表现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真的是太普通了。
人本就是沧海一粟,我夹在沧海一粟间是那个微小得不能再微小的存在者。这让我觉得挺失落,功成名就从来都是别人的,名利出色和自己没有一点关系。
或许依旧要归咎于,还是自己不够优秀,没有和出色的人匹敌的能力。
我总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价值的,他的存在总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不说像袁隆平造福国民,至少在某处可以闪闪发光不是吗?
可是又悲哀地觉得我连萤火虫的萤光都没有,陷入这个死循环之后,真的挖掘不到任何的价值点。
作文案时,总是会被要求挖掘产品的价值点,不论哪面,总要占一面。面面都不占的人,不知其数量如何,或许,我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独行者吧?
但,也没那么糟。没有工作有了更多自由的时间,得与失总是同时存在着。吃饭比较花钱,那就开始做饭好了,好像也没有那么糟糕。
人生也是一段过程,有段路你走的时候觉得很累。其实你走过去,回过头来,也是能够一笑置之地对吧?面试不通过有什么关系呢?欣赏你的,自然会在未来等你。你不通过的那些,也是不遗余力地给你的未来,让出了新的路径。
安然处之,就好了。
我说的写日记的自我治愈,就是如此了。果然到最后,总是学会在文字里,找到安慰哩。
下了地铁,来到了超市。该拿着篮子去买菜了,自从学会了做饭,觉得比外卖要健康营养多了。这不,也挺好吗?
晚间的超市菜品在打折,随手挑拣几件,就已是满载而归了。
天气预报说明日下雨,那恰好备足了口粮,明日的风风雨雨和我不会有什么干系。
我只需吃饱喝足,舒服地窝在沙发里看看书,填补更多的知识领域,或者写一写旅行日记,一个月前就结束了的旅行,一个月后还没有做一个完美的总结。
看吧?在下一份工作来临之前,我还有很多事可以做。明天若是下雨,临窗听雨,又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