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要的总是太多
“现在社会节奏快压力大,逼迫着平凡的我们不得不像个陀螺一样,为生活不停地奔波劳碌”——这样的论调在现今社会中不乏大批拥护者,可我却觉得这是我们对现代社会的刻板印象之一。
是的,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是很忙碌,可我认为这并不是现代社会造成的,而是我们内心的欲望驱使着我们去往社会的上层走。我们想要好车,我们想要大房子,我们想要子女能有优质的教育资源,我们想要父母过上体面的生活......
人想要更好的生活,这无可厚非。人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工作,更是一件应该被赞扬的事情。因为,这个过程使整个社会焕发出勃勃生机,并持续生长。
2. 不要沦为欲望的奴隶
但是,如果一个人想要更好的生活,可是却又不想为此付出努力,而是存着一丝不劳而获的侥幸,并且在遇到一丝丝的可能性之后就被此冲昏了头脑,不顾后果地一头扎进这不劳而获的黑暗深渊中,等待着TA的往往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欲望饲养的恶龙。
《黑洞》的主人公就是这样的典型。本来他还在深夜加班,为更好的生活拼搏着。可是他意外发现了打印出来的“黑洞”的神奇作用,这时他心中的欲望开始滋生。他首先在饥饿本能的引导下去获取了一个“免费”的食物,一边吃着一边琢磨着。突然,视野中出现的保险柜让他“恍然大悟”—:“为什么不用这个东西获取更多呢?反正也不会有人知道。”于是,他被他的欲望驱使着把“黑洞”贴在了保险柜上,伸手去掏里面存放的并不属于他个人的钱。这手一伸出去,就再也停不下来了。“不够,不够!里面还有!我要把里面的钱都拿出来!这样的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终于,他整个身子都钻进了保险柜——他自己欲望的深渊。这时,贴在保险柜上的“黑洞”轻飘飘地落了下来,他被困在了他欲望的深渊中,再无回头的可能。
这个短片像一记闷锤砸在我的心上,让我的大脑短暂地空白了几秒。我不禁反思:生活中的我也在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我有没有存有一丝不劳而获的侥幸呢?我有没有沦为欲望的奴隶呢?
答案居然是潜意识里可能还真有那么一丝侥幸存在。这让我松了一口气:我还能看清自己的想法!这说明至少我还没有被冲昏头脑。
引《黑洞》以为戒,斩断那丝侥幸,踏实地去挣得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