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在研究生期间玩的很好的哥们给我打电话说:他要结婚了,打算在老家办完酒席之后,回江苏这边再办一桌,主要邀请的就是我们这些老同学们。听闻此事后,我感到非常的高兴,一方面是为他的喜结良缘而高兴;另一方面是为老同学们的相聚而高兴。
对于开同学会这件事,我还是很高兴的,毕竟能够见到很多许久未见的老同学们,这些同学承载了我们在校园生活中的诸多回忆。就目前而言,我参加为数不多的几次同学会,感觉都不符合我对其的期望。大家要么是讨论的事情都不在一个频道,经常使用一些只有在小圈子中的“密语”,导致我很迷糊无法加入他们的话题中去;要么就是尬聊,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话题,俨然失去以前的那种无话不谈的状态,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乘兴而去,索然而归。
这两天看了一本小书《艰难的一跃》,作者就是易中天老爷子,该书详细描述了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的前因后果。后来的美国总统杰斐逊在看到与会人员的花名册时,不禁感慨到这是一群半神半人的存在。虽然参加会议的人是精英中的精英,但是该会议依然是一波三折,所以从这个伟大的会议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好的会议或者聚会的标配。
首先你需要有一个德高望重的存在,比如你想开一个成功的同学会,需要把当年的班主任请过来做镇,这样同学们在发生某种冲突时可以很好的化解;其次得需要一个好的组织者,对应到同学聚会中就应该是班长,他需要规划整个聚会的流程,确定聚会的主题而且可以提供出一整套方案;第三个就是一个明确的反对者,这个人敢于在别人不想表达时,说出自己的意见。比如在同学聚会时针对某个人的灌酒或者其他一些他认为不合理的事情时,他得站出来发声。这种发声不是为了将聚会搞砸,相反他是为了聚会更好地进行下去,一句话就是对事不对人;最后一种人应该是一个和事佬的存在,他的存在就是粘结剂或者润滑油的作用。
一旦聚齐了这四类人,聚会或者会议开的再差都不会差到哪去,相反在结束之后,大家反而会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