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2

《本草浅说》                                                    本草即中药。中医治病采用的药物种类繁多,既包含了植物药、动物药,也包含了矿物药,但草本类中药占其中绝大部份,故在我国古代,"本草"成了中药代名词。中医类书籍多被称为"本草",如《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食疗本草》、《救荒本草》、《食物本草》等等。  无论是神农尝百草,还是李时珍著医书,对中医药的发掘,都是起源于人们对延续生命的渴望。  通过病情识世情,通过药理悟事理,通过药性解人性,苦的黄连,热的赤芍,中庸的甘草⋯⋯读懂了本草,有助于读懂人生,用好了本草,既可治病,又可医心。    万物皆有灵性,本草也是。  各种植物都有它的个性,寒、热、温、凉、甘、酸、咸、苦⋯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秉性,各有各的价值。我们随手摘取一粒小小种子,一片飘零叶子,那怕是一节不起眼的根茎,都有它意想不到的神奇和美丽。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本草几乎与所有传统食物相关,食物即药物,因此,懂一点草本知识,无论对已病治病,还是未病保健,均有重要意义。    中医治病,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融入许多民族文化的内容,充满文化内涵,奇闻趣事随处可见。陶渊明爱菊,周敦颐咏莲,屈原以香草自比,蒲松龄为中草药作《草木传》,可见,中草药早已从药材,转化并演绎出中草药文化。      人与大自然共同展现生命的色彩与芬芳,共同体悟生命的滋味和意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