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的高校自然是众多家长和同学们努力向往拼搏的目标,但每年真正考进去的人还是非常少的,有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进不了985高校。
但是,去不了985,你还可以选择这些,它们在企业、政府等单位都非常吃香,有“小985”之称。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不像985高校那样专业设置多而广,反而他们非常有自己的特色,学科精纯度很高,在某一个方向相当强势,在特定的行业里有相当深厚的底蕴和积淀,行业认可度非常高,就业强势,一点都不输985高校。
所以各位在选择的时候,可以多考虑考虑这些院校。当然了,要选择也是选择他们本身特色的强势学科!
交通类
西南交通大学:国家轨道交通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西南交大位于成都,是中国土木工程、矿冶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改革开放以来轨道交通领域产生的院士几乎全部出自该校。
此校以工见长,拥有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一(A+)并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土木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七(A-),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化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可谓是我国轨道交通领域最强院校之一。
同类还有:长安大学、北京交通大学。
政法类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建设与人才培养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中国政法是政法类名校,特别是法学专业相当好,能和北大、人大一战。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它和人大法学学科同时入选A+,并列全国第一,而北大则获得A。
作为我国国内顶尖的政法院校,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高、前景非常好。大多都会在一流律师事务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地拥有一份福利薪资待遇都较为可观的好工作。
同样的还有: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
医药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共同建设,入选了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作为中医药院校里面唯一一个进入211的高校,实力也是相当强劲,就业前景很好。而且又身处北京市,不管是学校的名气还是地理位置都是非常不错的。
其中医学中还不错的还有:上海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
国防类
南京理工大学:现代攻防与先进装备技术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南理工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名列第一档(A+),工科方向如机械、材料、电子信息、电气工程、光学工程、计算机等专业方向为报考重点。
因此数学基础好,专业兴趣高的同学,可以优先考虑该校。
但由于南理工优势专业突出,考生报考容易出现扎堆报考的现象,因此报考南理工时,要对自身基础及努力程度做好预期。
同类还有: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
信息类
北京邮电大学:社交网络分析与网络信息传播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北邮位于北京,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的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的专业为主体。
该校的优势在于技术人才的培养,可以堪称是互联网人才发动机,在技术方面的建树颇丰,绝对是211高校中的顶尖水平。
同类还有:中国传媒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材料类
武汉理工大学:绿色建材与新材料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武汉理工作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为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培养人才规模最大的学校。
它曾被媒体誉为“211”大学的“领头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机械工程等都是该校的王牌专业。而且这些专业每年的就业率都是相当高的,都是高达95%以上,加上这几年发展迅速,实力相较于一些985院校有过之而不及。
同样的还有:北京科技大学。
财经类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它在国内众多财经类的大学中是数一数二的,也是很多经济类专业的同学梦寐以求的大学。
这样一所优秀的名校自然门槛也是很高的,考研难度不小,从历年的考研分数线来说,许多专业的复试线都在380分以上。就好比说金融、财政、经济学等,分数都不低,没点实力是不敢轻易报的。
同类还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